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朝代 唐代
作者 沈佺期
释义

原文

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
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
北流自南泻,群峰回众壑。
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
崖留盘古树,涧蓄神农药。
乳窦何淋漓,苔藓更彩错。
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岁杪应流火,天高云物薄。
金风吹绿梢,玉露洗红箨。
溯舟始兴廨,登践桂阳郭。
匍匐缘修坂,穹窿曳长索。
碍林阻往来,遇堰每前却。
救艰不遑饭,毕昏无暇泊。
濯溪宁足惧,磴道谁云恶。
我行山水间,湍险皆不若。
安能独见闻,书此贻京洛。

诗词问答

问:《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的作者是谁?答:沈佺期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沈佺期的名句有哪些?答:沈佺期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95_14

参考注释

山界

犹山区。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故四戎以山界蕃部为强兵, 汉 家以山界属户及弓箭为善战。”《宋史·田况传》:“非欲深絶沙磧,以穷妖巢,但浅入山界,以挫贼气。”

夷夏

(1).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古代常以指 中国 境内的各族人民。《周书·于翼传》:“ 翼 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 冯君 焉。” 唐 刘禹锡 《贺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泽,副夷夏会同之心。” 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宫阙》诗:“域中夷夏极,天上帝王家。”

(2).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臺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天险

天然地势险峻的所在

寥廓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太史

(1) 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

(2) 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参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登探

登高探险。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周王 之马跡不至, 谢公 之屐齿不及。巖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嘆。”

命限

寿数。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 周氏 之死,是他自己的命限,与你无干。”

开凿

挖掘河道、隧道等

驰波

(1).谓水波奔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 清 乔莱 《下滩》诗:“ 湘 南三月 湘 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

(2).指奔腾的水波。 南朝 齐 谢朓 《临楚江赋》:“尔乃云沉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鬱素,骇浪浮天。”

(3).指漏壶不停滴水。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钱仲联 注:“《乐府诗集》一作‘漏驰催永夜,露宿逼短晨’。”

盘古

即盘古氏。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自从盘古开天地

神农

中国上古传说中教人农耕,亲尝百草的人物;农业、医药由他开始

乳窦

(1).石钟乳洞。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旋渊抱星汉,乳竇通海碧。” 宋 陆游 《寄隐士》诗:“乳竇寒犹滴,巖扉夜不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一》:“秉炬东南入,乳竇初隘,渐进愈宏放。”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松炬厌明灭,乳竇惊青红。”

(2).泉眼。 唐 元结 《说洄溪招退者》诗:“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竇流清泉。” 清 姚鼐 《虎跑泉观东坡诗刻》诗:“神功虎穴作龙湫,乳竇 杭州 与 润州 。”

淋漓

(1) 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淋漓不净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苔藓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彩错

谓色彩交错。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泝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乳竇何淋漓,苔蘚更彩错。”

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岁杪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郑玄 注:“杪,末也。”后谓年底为岁杪。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 赣 广 间,常以岁杪贩盐。” 黄远庸 《岁暮馀闻》:“归时适值岁杪,乃记此残断之新闻,以还偿此腊尾餘日之笔墨旧债。”

流火

(1) 丝虫病

(2) 丹毒

高云

高度超过五、六千米的云。能透出云后蓝天和太阳的光辉

金风

指秋风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风送爽

玉露

(1).指秋露。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觉 《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

(2).喻美酒。 元 顾瑛 《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过玉海小饮》诗:“火烧玉露色香减,蜜浸人蓡风味嘉。”

登践

登临;登上。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高臺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唐 李德裕 《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诗:“惆悵此生涯,无由共登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寺之正殿,即 憕 之寝室, 源 过殿必趋,未尝登践。”

匍匐

(1) 以腹贴地前进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巡逻兵在敌军炮火下匍匐过阵地

(2) 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

匍匐前进

(3) 使自己俯卧

匍匐在主子脚下

修坂

同“脩坂”。

长长的山坡。

穹窿

(1) 指天

(2) 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

曳长

犹拉长。 叶圣陶 《线下·桥上》:“ 奚如 懒懒地说:‘在家里整天睡觉,听听曳长的蝉声罢了。’”

林阻

山林险阻之地。《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公沙穆 ﹞居 建成山 中,依林阻为室,独宿无侣。” 三国 魏 曹植 《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前却

见“ 前却 ”。

亦作“ 前却 ”。1.进退。《吴子·治兵》:“前却有节,左右应麾。” 宋 梅尧臣 《旌义港阻风》诗:“远渚时出没,轻舟自前却。”

(2).引申为操纵,摆布。《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大怒欲自征 渊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復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 猛 曰:臣每览 亚父 之事,常谓前却人主,以此而为名将,窃未多之。”

不遑

没有时间;来不及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无暇

没有空闲

无暇日

磴道

登山的石径。 南朝 宋 颜延之 《七绎》:“巖屋桥构,磴道相临。”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忽中夜风雷,而一峯頽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入云攀磴道,落日及村墟。”《明史·礼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栏,陟降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访泰山杂咏·万松亭遇雨》:“磴道千寻尽, 碧霞 铁瓦红。”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湍险

水势急速险恶。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 沧江 路穷此,湍险方自兹。”《明史·河渠志三》:“ 宝应 氾光湖 ,诸湖中最湍险者也。”亦谓水急路险。 唐 刘禹锡 《谢中使送上表》:“陟水陆湍险之途,当炎夏鬱蒸之候。”

不若

即不如

不若与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独见

(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

(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鄴中 诸子。 晋 取 左思 、 郭璞 、 刘琨 为一卷……盖予之独见如此。”

(3).独自看见。 唐 杜甫 《石砚》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

(4).单独接见。 唐 白居易 《与承宗诏》:“开独见之路,降非常之恩。”

京洛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京洛骚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6: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