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计偕即事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待问 |
释义 | 计偕即事原文沙草批根捣欲餔,支饥聊复盼妻孥。 囊金有限当谁饱,殣骨无归祇自呼。 四壁不堪残夜照,三征那得并春租。 此行未许长杨赋,涕泪监门一绘图。 诗词问答问:计偕即事的作者是谁?答:李待问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2. 道徐方流民累累,鹄形犊裾,惨不可视,愧行囊羞涩,莫克怜之也。聊赋一章。 参考注释批根排斥,摈弃。 陈衍 《<瘿唵诗>序》:“顾与之游数年,其有所作,未有自以为可,不使 尧生 若余批根而剔刮之者。” 妻孥妻子和儿女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常棣》 有限(1) 对范围、数量或时间长短有限制的 (2) 数量不多;程度不高 为数有限 诸侯之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无归(1).不回去;不回归。《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唐 李洞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尘刼自营还自坏,禪门无住亦无归。” (2).无所归宿。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景公 覩婴儿有乞於途者。公曰:‘是无归夫。’ 晏子 对曰:‘君存,何为无归!’” (3).指不出嫁。 宋 叶适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终以豫治,而不使其女之无归也。” 自呼(1).自呼己名。 唐 宋之问 《谒禹庙》诗:“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 唐 韩愈 《谢训狐》诗:“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夸自呼。” (2).自称。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 魏文帝 穷览洽闻,自呼於物无所不经。” 四壁屋子的四面墙壁,泛指整个屋子 四壁皆空 这个书房四壁全是书 不堪(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夜照(1).萤火虫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上》:“萤火,一名夜照。” (2).夜间使用的护照。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那种护照又分作两种,在白天有日照,在晚间有夜照。” 三征(1).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是时,征南大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等,各献征 吴 之计。朝以三征计异,詔问尚书 傅嘏 。” 胡三省 注:“ 汉 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毋丘俭 方为镇南而曰三征,史概言之。” (2).朝廷三次征召。《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前后三徵,皆以直諫不合。”《晋书·儒林传·刘兆》:“ 武帝 时,五辟公府,三徵博士,皆不就。” 唐 李颀 《送刘四赴夏县》诗:“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那得1.怎得;怎会;怎能。长杨(1).亦作“ 长扬 ”。 长杨宫 的省称。 汉 扬雄 《长杨赋》:“振师 五柞 ,习马 长杨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 宋 秦观 《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 ,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 明 高启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 。”参见“ 长杨宫 ”。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刘良 注:“杨,柳树也。” 唐 温庭筠 《太子西池》诗之二:“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3). 汉 扬雄 所作《长杨赋》的省称。 唐 李白 《大猎赋》:“《长杨》夸胡,设网为周阹。” 宋 范仲淹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涕泪(1).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欲絶,目犹烂然。” 宋 司马光 《送张兵部知遂州》诗:“闻道 西州 遗画像,使我涕泪空霑衣。”《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就接连不断地打了无数的喷嚏,闹得涕泪交流。” (2).涕泪俱下;哭泣。《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 黄初 二年,进爵,徙封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良 年小常呼 文帝 为阿翁。 帝 谓 良 曰:‘我汝兄耳!’ 文帝 又愍其如是,每为涕泪。” 唐 杜甫 《 * 送韦二少府匡赞》诗:“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纫针》:“妻携女归告两弟。两弟任其涕泪,并无一词肯为设处。” 监门守门人 监门之服养。——《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以监门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绘图绘制图样或地图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