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彦隽母挽章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东 |
释义 | 彦隽母挽章二首原文人生五福古难全,天赋夫人独不偏。内行无惭诗妇孝,母仪何啻穆姜贤。 庭帏已叹芳魂独,宗族空留旧事传。 惟有南陔多少恨,忍看松柏锁寒烟。 诗词问答问:彦隽母挽章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东 参考注释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五福(1).五种幸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 桓谭 《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寿。” 元 沉禧 《一枝花·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套曲:“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室,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2).神名。赐福之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为失序。” 天赋(1) 天资;资质 数学方面的才能…主要来自天赋 (2) 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天赋的艺术才能 有着天赋的优美嗓子 为了适应学术上的需要,一定的天赋智能是必要的 夫人(1) (2) 古称诸侯之妻 先轸朝,问 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古代命妇的封号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 平原君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大怒,取案上器伤夫人。——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尊称自己及他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 (5) 中国帝王的妾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礼记》 内行对某种工作或技术有丰富经验;也指内行的人 无惭亦作“ 无慙 ”。 1.无所惭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2).引申指不逊于或当得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笔,研思之士,无惭匠石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枰中举国莫争先,女将驰名善战。玉手无慙国手,秋波合唤秋仙。高居师席把棋传,石作门生也眩。” (3).不知羞愧。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六:“惟孜孜以安闲不扰为务,而不肯斯须就劳者,故圣人斥之为无惭人。” 母仪(1).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竇姬 ﹞误置 代 籍中,两朝尊母仪。”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2).指作母亲的仪范。 唐 赵璘 《因话录·宫》卷一:“﹝ 贞懿皇后 ﹞母仪万国,化洽六宫。” 宋 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淑德 、 懿德 ……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 (3).为母之道。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夫人 王氏 ,共传妇道母仪;小女 湘英 ,更喜天才国色。”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是以三百五篇之训,懃懃於母仪;七十后学之记,腃腃於胎教。” 何啻亦作“ 何翅 ”。犹何止,岂只。 唐 李山甫 《古石砚》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宋 叶适 《<黄子耕文集>序》:“不若刻二书 巾山 之上,使读之者识趣增长,后生及知古人源流,教思无穷,视今惠利何翅千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其氛焰所及,视 乾隆 时,何啻十倍!” 庭帏(1).指妇女居住的内室。 唐 寒山 《诗》之十二:“鸚鵡宅西国,虞罗捕得归。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庭幃之中,固非愤激之地。” (2).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唐 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觐》:“公子恋庭幃,劳歌涉海沂。”《再生缘》第十七回:“闺阁知音稿当玩,庭幃尊长尽开颜。”参见“ 庭闈 ”。 芳魂(1).志行高尚者的灵魂。 元 吴师道 《子昂<兰竹图>》诗:“ 湘娥 清泪未曾消, 楚 客芳魂不可招。” (2).美人的魂魄。《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不必仗 少翁 之奇术,自能返 倩女 之芳魂。” 清 龚自珍 《瑶台第一层》词:“赖芳魂入梦,梦里説别有仙乡。” 宗族(1) 以父亲为血源纽带划定的家族 (2) 同族中出嫁女性以外的人 鸠宗族僮奴百许人。(鸠同“纠”。)——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母宗族。——《战国策·燕策》 旧事已往的事;从前的事 旧事重提 惟有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南陔《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 杨炯 《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菴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 多少(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松柏(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寒烟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