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净凉亭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净凉亭原文昨日畅游山,今日乐临水。 穹窿峭茜间,那可乏沼沚。 小亭碧波上,来往镜光里。 暮春本峭寒,一心净无滓。 不必向亭会,而亭实共此。 诗词问答问:净凉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 参考注释昨日昨天 畅游(1) 痛快地游泳 竞渡畅游 (2) 舒畅地游玩 旧地畅游 今日(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穹窿(1) 指天 (2) 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 沼沚池塘。亦借指积水坑。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黄河 虽混浑,不可以方沼沚之清澄。”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渐沼沚於霤垂,周塍陌於堂下。”参阅《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 杨伯峻 注。 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 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 五楼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 唐 许浑 《夜泊永乐有怀》诗:“莲渚愁红荡碧波, 吴 娃齐唱采莲歌。” 明 胡其毅 《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望去碧波魂欲断,红装驮马过桥时。” 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词》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迴眼看梳头。”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阔水茫茫,金光灿烂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万顷的人造海中。” 来往(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镜光(1).镜子的光。借指镜。 清 黄遵宪 《山歌》:“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2).明亮的光。 唐 刘长卿 《水西渡》诗:“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 广宣 《驾幸普济寺应制》诗:“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 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峭寒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宋 徐积 《杨柳枝》诗:“清明前后峭寒时,好把香绵闲抖擞。”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帘幕风柔,庭幃昼永,朝来峭寒轻透。” 清 陈维崧 《琐窗梦·本意闺情》词:“峭寒陡觉秋夜丙。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七:“乡镇的上空停着一层牛乳色的云,云底下吹动着峭寒的风。” 一心(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不必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