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颂一百零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慧性 |
释义 | 偈颂一百零一首原文哑却我口秃我舌,明眼衲僧难辨别。今朝撒向诸人前,须弥灯王笑不彻。 诗词问答问:偈颂一百零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性 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明眼(1).使眼睛明亮。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用朱墨以点头。” (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宋 苏轼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诗之二:“乘轩故自非明眼,终日僛僛舞爨薪。”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表而出之,以俟明眼君子云。”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而诸儒之著譔,传之天下后世,明眼深造,岂繄无人!” (3).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於门上,名曰明眼。” 衲僧和尚,僧人。 唐 黄滔 《上李补阙》诗:“諫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况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寿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为衲僧耶?” 辨别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辩别方向 能辨别正常情况下会混淆的各种声音 今朝(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诸人(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须弥(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不彻(1).不循常道。《诗·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彻,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毛 传:“彻,道也。” 陈奂 传疏:“不道……不循道而行。” (2).不尽;不完。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你看我似粪土之墙朽木材,断然是捱不彻饥寒,禁不过气恼。”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