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倪瓒山水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倪瓒山水原文落落疏林远远山,无波有水带前湾。 草亭漫讶虚茵席,留与千秋憩者閒。 诗词问答问:题倪瓒山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三 参考注释落落(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疏林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远山(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无波(1).不起波澜。《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金 元好问 《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时世安定。《旧唐书·玄宗纪上》:“上稟圣謨,下凝庶绩;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茵席见“ 茵席 ”。 亦作“ 茵蓆 ”。褥垫;草席。《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汉 傅毅 《舞赋》:“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生 乃于花下先致酒茗樽杓,铺陈茵蓆。” 宋 苏轼 《祭文与可文》:“梦相从而惊觉,满茵蓆之濡泪。” 千秋(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