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题刘仁瞻画像
朝代 宋代
作者 袁陟
释义

题刘仁瞻画像原文

阵前仙琕生无愧,鼓下蛮奴死合羞。
三尺吴缣暗尘土,凛然苍鹘欲横秋。

诗词问答

问:题刘仁瞻画像的作者是谁?答:袁陟
问:题刘仁瞻画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陟的名句有哪些?答:袁陟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愧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鼓下

古代军中戮人之处。《左传·襄公十八年》:“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缚 郭最 ,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后汉书·岑彭传》:“ 光武 知其谋,大怒,收 歆 置鼓下,将斩之。” 李贤 注:“中军将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於其下。” 唐 杜牧 《台城曲》之二:“ 王颁 兵势急,鼓下坐 蛮奴 。”

蛮奴

(1).指舞姬;婢仆。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何处小蛮奴,擅入人家窥伺?”

(2).对南方落后部族的蔑称。 明 李梦阳 《土兵行》:“花裙蛮奴逐妇女,白夺釵釧换酒沽。”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尘土

细小的土灰

凛然

(1) 恐惧、畏惧

众官凛然

(2)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凛然正气

苍鹘

唐 宋 参军戏脚色名。 唐 李商隐 《骄儿》诗:“忽復学参军,按声唤苍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浄,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鶻,鶻能击禽鸟,末可打副浄,故云。”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一章下篇一:“所谓参军,便是戏中的正角,苍鹘便是丑角一类的配角,两者相互问答,其作用则调谑讽刺,兼而有之。”

横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唐 李白 《悲清秋赋》:“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之一:“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2).形容人的气势之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綺裘。” 明 屠隆 《昙花记·严公冤对》:“英雄盖世气横秋,一旦淹淹作 楚 囚。”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六篇:“他( 曾补人 )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来曼梭 ,自比吾家 国藩 ,或许还是他的客气吧?”

(3).形容老气。 朱自清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气,脸上满布着横秋的老气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叙别》:“脸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横秋。”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目》:“盖闻朱颜既醉,最怜炯炯横秋。”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