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览中丞尚书谯陈二郡新诗
朝代 宋代
作者 宋祁
释义

览中丞尚书谯陈二郡新诗原文

自顷辞台路,陪京拥使珂。
遗音追正始,新韵遍中和。
赠答刘公数,登临叔子多。
肠回初有感,耳热遂成歌。
惊梦春塘草,欢颜雪席拖。
拍残吴子夜,唱杀楚阳阿。
胜气笼云沆,清怀貯月波。
无妨烁颜谢,莫独与羊何。
谯里鸣驺入,陈郊露冕过。
二邦留雅咏,棠树共婆娑。

诗词问答

问:览中丞尚书谯陈二郡新诗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览中丞尚书谯陈二郡新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自顷

近来。《后汉书·李固传》:“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晋书·惠帝纪》:“自顷戎车屡征,劳费人力,供御之物皆减三分之二,户调田租三分减一。” 宋 苏轼 《上知府王龙图书》:“自顷数公,其来也莫不有誉,其去也莫不有毁。”

陪京

(1).背向 洛阳 。陪,通“ 倍 ”。《文选·张衡<南都赋>》:“陪京之南,居 汉 之阳。” 李善 注:“京谓 洛阳 也。” 晋 潘岳 《闲居赋》:“陪京泝 伊 ,面郊后市。”《晋书·潘岳传》作“背京”。

(2).即陪都。 宋 梅尧臣 《依韵和王中丞忆评州西湖》:“拍岸千寻水,陪京第一州,艷光落日改,明月与人留。” 宋 文天祥 《建康》诗:“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盛京五部》:“ 章皇帝 初定 北京 , 盛京 设昂邦章京一员,及驻防官员兵丁若干,以为陪京保障,时未遑设文吏。”参见“ 陪都 ”。

遗音

(1).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

(2).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 清 涂大酉 《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 吴兴 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明 唐龙 《<大复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遗音焉。”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 戴明扬 注引 梁章鉅 曰:“ 黄帝 使 伶伦 截竹,乐律起於 黄帝 ,故云‘接 轩辕 之遗音’。” 唐 陈季 《湘灵鼓瑟》诗:“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郭沫若 《今昔集· * 访古》:“ 翰笙 ( 阳翰笙 )言: 花苗 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我听了这话,联想到《楚辞》,《楚辞》的悲抑或不无 苗 民的遗音吧?”

(5).哀声。《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唐 孔颖达 疏:“遗,失也。鸟之失声,必是穷迫未得安处。《论语》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故知遗音即哀声也。”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遗音和 蜀 魄,易簀对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李善 注:“《左氏传》: 晋 穆嬴 曰:今君虽终,言犹在耳。”《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诗》:“畴曩伊何,逝者弥踈,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李善 注:“遗音,谓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东阳 《明故资政大夫谥文僖董公墓志铭》:“比有哭子之戚,公屡致吊慰,讣至之后,盖犹有遗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刘禹锡 《伤往赋》:“ 龙门 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 吴江 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追正

后来加以改正。《后汉书·皇后纪下论》:“ 初平 中, 蔡邕 始追正 和熹 之謚。”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赠答

互赠礼物、诗歌等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叔子

亦称“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有感

有感触;有感受。 宋 梅尧臣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诗:“揽衣方有感,还喜问来音。”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先 磵翁 殁,以诸生终,未竟所学,同人咸深惜之。记所见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适。’”

耳热

兴奋等所致的耳部充血发热

怪不得昨天耳热,原来你说我了

遂成

养成;成就。《荀子·哀公》:“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此秀士所以虽有贤材美质,然犹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

惊梦

从梦中惊醒

欢颜

欢笑,开颜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子夜

半夜;午夜

阳阿

(1).乐曲名。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於 郢 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徘徊《房露》,惆悵《阳阿》。”

(2).古之名倡 阳阿 善舞,后因以称舞名。《淮南子·俶真训》:“足蹀 阳阿 之舞,而手会《緑水》之趋。” 高诱 注:“ 阳阿 ,古之名倡也。《緑水》,舞曲也。”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 阳阿 奏奇舞, 京洛 出名謳。”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虽 邯郸 其敢伦,岂 阳阿 之能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旧院……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駟连骑,选色徵歌,转车子之喉,按 阳阿 之舞。”

(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朝阳初升时所经之处。《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 咸池 ,晞女髮兮阳之阿。” 王逸 注:“阿,曲隅,日所行也。言己愿托司命,俱沐 咸池 ,乾髮 阳阿 。”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岩上宿》诗:“美人竟不来, 阳阿 徒晞髮。” 明 何景明 《九咏》:“晞温暾兮 扶桑 ,讯灵居兮 阳阿 。”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先五十韵》:“晚岁思丹鸟, 阳阿 放白鷴。”

胜气

(1).不平凡的气质、气度。 南朝 梁 萧统 《与晋安王令》:“ 陆生 资忠履贞,冰清玉洁,文该四始,学遍九流,高情胜气,逌然直上。”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僧彻》:“尝至山南,扳松而啸,於是清风远集,众鸟和鸣,超然有胜气。”

(2).强盛的气势。 唐 宋璟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 唐 吴筠 《建业怀古》诗:“王风久泯灭,胜气犹氤氲。”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浓寒有胜气,天冻无败期。”

清怀

清高的胸怀。 宋 苏舜钦 《蓝田悟真寺作》诗:“清怀壮抱失素尚,胸中堆积尘土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游东园启》:“比邻看竹,本学士之清怀。”

月波

(1).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语本《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 南朝 宋 王僧达 《七夕月下诗》:“远山敛氛祲,广庭扬月波。” 唐 李群玉 《湘西寺霁夜》诗:“月波荡如水,气爽星朗灭。”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我铺的这艾叶纹藤席浄,掇过这桃花瓣石枕冷,醉魂儿偏喜月波凉。”

(2). 蜀 中对月的尊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蜀 中称尊老者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谓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称。”

(3).酒名。 宋 张能臣 《酒名记》:“ 秀州 月波。”

无妨

不妨

有意见,无妨直率提出来

颜谢

南朝 宋 诗人 颜延之 与 谢灵运 的并称。《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与 陈郡 谢灵运 俱以词彩齐名,自 潘岳 、 陆机 之后,文士莫及也, 江 左称 颜 谢 焉。”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世业大小礼,近通 颜 谢 诗。”

鸣驺

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及其鸣騶入谷,鹤书起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歌謡随举扇,旌旆逐鸣騶。” 清 曹寅 《雨中和渔村韵》:“不扫春厅雪,鸣騶罢往来。”

露冕

(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晋书·温峤郗鉴传论》:“ 方回 踵武,奕世登台。露冕为饰,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隐者歟!” 唐 包佶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2).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 郭贺 拜 荆州 刺史。 明帝 ( 汉明帝 )巡狩到 南阳 ,特见嗟嘆,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露冕寧夸 汉 车服,下帷常讨 鲁 《春秋》。” 清 唐孙华 《送王冰庵出守绍兴》诗之二:“仕路从来尊露冕,人情近日薄金鑾。”参阅《后汉书·郭贺传》。

雅咏

谓风雅地吟唱。《晋书·隐逸传·陶潜》:“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文》:“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

棠树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