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秋日含经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秋日含经堂原文不陋非奢德惭馨,有台有沼讵称灵。 生机对物观其妙,义府因心获所宁。 入户云山萦峭茜,盈庭露卉灿丁星。 优游清昼读书乐,兴与秋空共杳冥。 诗词问答问:秋日含经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 2. 去声 参考注释生机(1) 生存的机会 一线生机 (2) 生命的活力 春天来了,田野里充满了生机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井冈翠竹》 物观客观。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三:“ 陆王 一派的学说,解放思想的束缚是很有功的,但他们偏重主观的见解,不重物观的研究,所以不能得社会上一般人的信用。” 义府义理之府藏。常指《诗》《书》而言。《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 南朝 梁元帝 《侍中吴平光侯墓志》:“学兼义府,谈均理窟。” 因心谓亲善仁爱之心。《诗·大雅·皇矣》:“维此 王季 ,因心则友。” 毛 传:“因,亲也。” 陈奂 传疏:“因训亲,亲心即仁心。”《旧唐书·孝友传序》:“善於兄弟,必能因心广济。” 宋 岳珂 《桯史·南陵疏文》:“因心荐严,虽前无此比,亦不失臣子尽诚之谊。” 入户(1) 到别人家里去 (2) 为定居某地登记户口 他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入户 云山(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盈庭亦作“ 盈廷 ”。充满朝廷。《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楚辞·大招》:“室家盈庭,爵禄盛只。” 王逸 注:“盈满朝廷。” 王夫之 通释:“盈庭,皆列位于朝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自两 汉 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旧唐书·武宗纪论》:“属天骄失国, 潞 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计。”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又以比岁 淮 弱 黄 强,重迟空晚,发议盈廷,图改运道。” 丁星对着星光。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诗:“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优游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清昼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讎家。”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嶧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 清 王贵一 《观仲儒熹儒煮茗》诗:“熏风破微炎,细雨洒清昼。” 读书(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杳冥(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