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几 |
释义 |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原文胡岭三年自竄流,归来差慰此生浮。政缘天下无双士,非为江东第一州。 悬榻坐中难入眼,设罗门外少回头。 袖诗不意高轩过,问里人曾到此不。 诗词问答问: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的作者是谁?答:曾几 参考注释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此生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天下无双天底下绝对凑不成一双。形容世所罕见 非为(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第一(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悬榻《后汉书·徐稺传》:“ 蕃 ( 陈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 北周 庾信 《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 唐 黄滔 《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盖切高堂之养。” 清 王摅 《怀许九日》诗:“应有 陈蕃 悬榻待,免悲 王粲 滞 荆州 。”亦作“ 悬床 ”。 元 戴良 《哭杨大章先生》诗之二:“许剑嗟何及,悬床事已非。” 坐中(1).座席之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入眼看着舒服;顺眼;看中 有那入眼的,便把些 * 与他吃了便死。——《水浒传》 回头(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不意没有想到 敌出不意。——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高轩过唐 李贺 七岁能辞章, 韩愈 、 皇甫湜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赋诗。 贺 援笔辄就,自题曰《高轩过》。两人惊奇之,自是有名。事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后遂以“高轩过”为敬辞,意谓大驾过访。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忽闻高轩过,驩喜忘食眠。” 里人(1).同里的人,同乡。《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人如 成 先病,请药甚急, 成 愍而与之。”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予与 齐曅 ,里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 (2).里中主事者。《国语·鲁语上》:“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 (3).俚人,鄙俗的人。 清 吴伟业 《琵琶行》:“里人度曲 魏良辅 ,高士填词 梁伯龙 。”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