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重九对菊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友直 |
释义 | 重九对菊原文霜压危檐冷,萧条秋满林。青云知己惠,黄1~1菊故园心。 百虑凭祛遣,颓龄仗制禁。 缅思彭泽叟,履运□怀深。 诗词问答问:重九对菊的作者是谁?答:赵友直 参考注释萧条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青云(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知己(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百虑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 唐 杜甫 《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明 刘基 《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 清 吴嘉纪 《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颓龄衰年;垂暮之年。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頽龄。” 南朝 齐 谢朓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穨龄。” 清 姚鼐 《大观亭》诗:“举目衰林如脱髮,几人採鞠制穨龄。” 頽齡:衰老之年。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頽龄。”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頽龄。” 郭沫若 《瓶》诗之三九:“我昨天还好像是个少年,却怎么便到了这样的颓龄!” 缅思遥想。 唐 杜甫 《画鹘行》:“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宋 王安石 《梁王吹台》诗:“缅思当盛时,警蹕在虚空。” 明 杜岕 《咏史》:“缅思 战国 时, 淳于 秉正道。”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十五:“缅思 禹穴 藏,玉简多赢餘。” 彭泽(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履运遭逢时运。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抚已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明 邢昉 《九江城南楼晚眺》诗:“履运适如此,忧端苦沉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