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其十九·秋海棠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小字唐宫真恰当,谁传当日内家言。 大如委地花钿际,回望延秋空有门。 诗词问答问:《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其十九·秋海棠》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一 参考注释小字较小的字体,小楷 小字报 恰当(1) 正好;适逢 恰当其时 (2) 合适;妥当 用词恰当 当日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内家(1).指皇宫,宫廷。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十:“尽送春毬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有的花鼓娘还试穿着新设计的内家装束,引起观众极大注意。” (2).指宫女。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位内家原是卿所进奉。今着卿领去,到府中将息病体,待得痊安,再许进宫未迟。” (3).指太监。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红楼梦》第七二回:“ 夏太监 打发了一个小内家来説话。” (4).即内人家。 明 李东阳 《韩休知》诗:“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原注:“ 唐 《教坊记》:伎女坊谓之内人家。” (5).指良家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吴大郎 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与那臙花队里的迥别。”《天雨花》第三回:“游山玩水男子事,内家岂可外边行?” (6).犹言世俗人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静观 此时已是内家装扮了,又道 黄夫人 待他许多好处,已自认他为乾娘了。” 王古鲁 注:“此处指‘俗家打扮’之意。不再是出家人打扮了。” (7).指内家拳。《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 明太祖 洪武爷 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 姚广孝 姚少师 留下的,叫作‘外家’。” 委地(1).蜷伏于地。《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 (2).散落或委弃于地。《东观汉记·锺离意传》:“ 显宗 时, 意 为尚书, 交趾 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群臣, 意 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3).拖垂于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湛 ( 陶侃 母)头髮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值 嫩 梳头,长髮委地,双腕如藕。” 冰心 《童年杂忆·我的另一个名字》:“坐在镜前梳头,发长委地。” (4).喻没落,消亡。《太平广记》卷四五五引《奇事记·昝规》:“ 唐 长安 昝规 因丧母,又遭火,焚其家产,遂贫乏委地。” 明 方孝孺 《读<战国策>》:“ 文 武 之道,至於 春秋 之世委地矣。 孔子 之作《春秋》,伤 周 道之衰也,夫岂知 春秋 之法復委地於 战国 之世乎!” 花钿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间》套曲:“花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裹残罗帕,戴过花鈿,旧笙簫无一件。” 回望回顾,回头看。《后汉书·边让传》:“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唐 杜牧 《华清宫绝句》之一:“ 长安 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郭沫若 《歧路》:“他们在船上怕还在从那圆圆的窗眼中回望我呢。” 回顾,回头远看。 南朝 梁简文帝 《镜象》诗:“迴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璫。” 清 杜岕 《烟雨桃花》诗:“渔舟吹篴人,迴望 武陵 路。”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有门有办法。谓得其关键或诀窍。《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 春来 的爸爸一拍大腿:‘咳!有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