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追赋九华
朝代 宋代
作者 陈文蔚
释义

追赋九华原文

我闻九华名,未登九华峰。
睨视百里外,烟翳尝冥濛。
快意一披抉,几欲挟长风。
庶识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飞雪如有意,未积先消融。
凌晨展清眺,万里开晴空。
炯然明吾眸,洗出青芙蓉。
未暇窥杳眇,固已领其宗。
忆昔访庐阜,妙处尝支筇。
景遇可题品,一一归诗筒。
九华名此邦,挺挺诸山雄。
若欲於五老,优劣定基中。
窃比之孔门,等级回与雍。
未敢谓覈论,折衷章泉翁。

诗词问答

问:追赋九华的作者是谁?答:陈文蔚
问:追赋九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文蔚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文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华名

美名。《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党 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钓采华名,庶几三公之位。”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唯华名与芳暉兮,争日月而无沫。”

九华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闕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

睨视

(1).斜视;旁观。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虽其徒甚亲近者,亦皆睨视不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 高宗 以 额尔登额 ……拥劲旅缓行,置将军於度外,睨视其死而陷其军士也,比谋反大逆,置极典。”

(2).傲视。 茅盾 《昙》三:“她把自己架空在云端,用不屑的眼光睨视一切;她确信自己既无求于人,也不与人争什么。”

里外

(1) 内里和外表

营房里外都种了树

(2) 左右,大概

不用看秤,里外差不了二两

冥濛

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快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微风吹来,感到十分快意

披抉

(1).搜求挑取。《汉书·薛宣传》:“ 刘氏 孤弱, 王氏 擅朝,排挤宗室,且嫂何与取妹披抉其闺门而杀之?”

(2).拨开挑剔。 宋 苏轼 《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东坡 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3).出现;显露。 宋 叶适 《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扶不穷,号为制举习气。”

长风

(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真面目

真实的面貌和色彩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迎逢

(1).犹迎接。《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 自称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今送米二十万斛,迎逢道路。”

(2).迎合,逢迎。《宣和遗事》后集:“ 徽宗 追咎 蔡京 等迎逢諛佞之失。”《天雨花》第二十回:“蛊惑君心,迎逢上意。”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昭君 没有迎逢陛下圣意,歌唱陛下的御作, 昭君 死罪。”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消融

融化;消失

凌晨

(1) 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2) 天快亮的时候

七月三日凌晨

清眺

悠闲地远望。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呈李功曹巨》诗:“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 金 元好问 《颍亭留别》诗:“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晴空

晴朗的天空

晴空万里

然明

点火以照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刘綺 ﹞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未暇

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杳眇

亦作“ 杳渺 ”。1.悠远、渺茫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頫杳眇而无见,仰攀橑而捫天。” 刘良 注:“杳眇,深邃貌。” 唐 权德舆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佳期远,相见少,试一望,魂杳渺。” 明 宋濂 《文原》:“南 桂 北 瀚 ,东 瀛 西 溟 ,杳眇而无际。” 叶圣陶 《义儿》:“同学们的喧声和沉重且急速的脚步……对于他只起很淡很淡的感觉,差不多春夜的梦一般,迷离而杳渺。”

(2).指幽深晦秘之境。 宋 陈亮 《祭王丞内子文》:“虽託契於夫君,岂能保安人之释然耶……安人岂以其言为堕於杳眇而不足听耶!”

(3).形容文字飘逸高妙。 清 谭献 《<古诗录>序》:“ 梁 之诗艷而荒矣,而 武帝 为最高;文士之杳眇明丽者,则 沉约 、 柳惲 有焉。”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楚辞》中有《九歌》……而綺靡杳渺,与 原 他文颇不同,虽曰‘为作’,固当有本。”

庐阜

庐山 。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 庐阜 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江路经 庐阜 ,松门入 虎溪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慎虚》:“﹝ 刘慎虚 ﹞后欲卜隐 庐阜 ,不果。”

妙处

(1) 美妙的地方

西山是休养的妙处

(2) 奥秘之处

自有妙处

景遇

境况和遭遇

景遇转好

题品

品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若得门庭长如 郭林宗 者,当如所白” 刘孝标 注引《郭泰别传》:“ 泰 字 林宗 ,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餘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河东 柳先生 开 ﹞以高文苦学为世宗师,后进经其题品者,翕然名重于世。” 章炳麟 《驳神我 * 说》:“且审於自知有我者,亦审於知他人之有我,互相题品,则方人自此始。”

一归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 唐 刘沧 《赠颛顼山人》诗:“ 洛阳 紫陌几曾醉, 少室 白云时一归。”

(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 李善 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

(3).谓逝去。 唐 徐夤 《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 宋 苏轼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檜待昇平。”

(4).珠算上单位除法练习之一。参见“ 归除 ”。

诗筒

亦作“ 诗筩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閲诗筒。”自注:“此在 杭州 ,两 浙 唱和诗赠答,於筒中递来往。”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帘外官闲深院锁,诗筒来往不嫌多。”《红楼梦》第二二回:“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製诗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西湖怀古》曲:“飞来何处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诗筩。”

挺挺

(1).正直貌。《左传·襄公五年》:“《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杜预 注:“挺挺,正直也。”《新唐书·魏謩传赞》:“ 謩 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 金 元好问 《和汴禅师》:“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 明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更愿於义利紧关处极力研析,使不为一切俗情所转,乃是挺挺自作豪杰。”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在朝挺挺谅直,不附权要。”

(2).僵直貌。 清 蒲松龄 《墙头记》第四回:“可是呢!已经挺挺了,怎么处?”

五老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 * 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优劣

(1).优和劣。指强弱、大小、好坏、工拙等。 汉 班固 《 * 通·号》:“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餘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陵侮。”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明 胡应麟 《诗薮·内编·古体中》:“而 汉 诗自然, 魏 诗造作,优劣俱见。” 鲁迅 《书信集·致方善境》:“盖同是锌版,亦大有优劣。”

(2).谓评定高下好坏等。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 祜 又有《观猎》四句及《宫词》, 白公 曰:‘ 张三 作猎诗以拟 王右丞 ,予则未敢优劣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词至今人不能优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则钻揅经史,譔著裒然,楛菀一时,优劣千古。”

窃比

谦词。私自比拟。《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 刘宝楠 正义:“窃者,《广雅·释詁》云:私也。夫子谦言,不敢显比 老彭 ,故言私比也。” 唐 苏瓌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 宋 陆游 《岁晚》诗:“从宦虽如棋已决,治经窃比茧初繅。”

孔门

孔子 的门下,借指儒家。 汉 王充 《论衡·问孔》:“论者皆云:‘ 孔 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 唐 李乔 《赠边将》诗:“翻师平 碎叶 ,掠地取 交河 。应笑 孔 门客,年年羡四科。” 唐 魏仁归 《宴居赋》:“ 孔 门之道,一以贯之。” 宋 朱熹 《道统一·颜曾思孟》:“ 孔 门只一箇 颜子 ,合下天资纯粹;到 曾子 便过於刚,与 孟子 相似。”

等级

按某一标准区分的高下差别

覈论

1.深刻的言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李贤 注:“覈,犹实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恐辞辨虽巧,难可俱通,又非所望於覈论也。”

2.深刻评议。《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元年》:“ 子将 者, 训 之从子 劭 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折衷

见“ 折中 ”。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