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渊 |
释义 | 原文风沙久迷神,山水忽照眼。 粼粼碧玉甃,叠叠青螺绾。 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 云霞入杳冥,禽鸟度杯盏。 放情千里迥,悟意一笑莞。 胸襟得奇趣,酬唱出新撰。 虫鱼怯嘲诮,文史困鸠僝。 我诗实易成,淡薄非佳馔。 君词颇简出,严绝类烧栈。 自应即退缩,强尔取惊赧。 微言固可录,狂论犹未刬。 勿使俗人知,归途畏书简。 诗词问答问:《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的作者是谁?答:陈渊 注释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风沙夹着沙土的风 山水(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照眼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粼粼碧波 粼粼然:清澈明净的样子 碧玉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叠叠层层重叠的样子 青螺(1).螺的一种。壳形椭圆,表面稍暗,杂有斑纹。可食。大者其壳可制酒器。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虫鱼》:“青螺,状如田螺。其大两拳。揩磨去麄皮如翡翠色,雕琢为酒杯。” (2).指法螺。佛教称讲经说法为吹法螺。因借指佛教经典。《旧唐书·辛替否传》:“自像王西下,佛教东传,青螺不入於 周 前,白马方行於 汉 后。” 宋 秦观 《还自汤泉十四韵》:“晚参圆白足,昏梵礼青螺。” (3).喻青山。 唐 刘禹锡 《望洞庭》诗:“遥望 洞庭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 妙高臺 上望诸峰,点点青螺天际小。”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娥。” 郁达夫 《采石矶》七:“千里的 长江 ,映着几点青螺……青螺中一个最大的 采石山 前, 太白楼 开了八面高窗。” (4).古代的一种发型。 闽 徐夤 《题僧壁》诗:“紺髮青螺长,文茵紫豹重。” 宋 赵彦端 《鹧鸪天·杨兰》词:“两两青螺綰额傍,彩云齐会下 巫阳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翦青螺短衲单条,绣曇花袈裟双袖。”参见“ 青螺髻 ”。 (5).圆形画眉墨。即螺子黛。 明 高启 《十宫词·隋宫》诗:“五斛青螺一日销, 迷楼 深贮万妖嬈。” 明 无名氏 《霞笺记·诉情得喜》:“琴瑟好,閒却青螺,留倩郎描。” 人烟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盛乐盛大的乐曲。《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 郑玄 注:“自鞀鞞至柷敔皆作,曰盛乐。”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人类因‘家事’扰攘,蜗角牛斗,还竟没闲暇去聘请他以奏天下太平的盛乐呢。” 云霞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杳冥(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禽鸟1.鸟兽的通称。或单指鸟类。杯盏酒杯。借指酒。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身名判作梦,杯盏莫相违。”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 放情纵情。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放情凌霄外,嚼药挹飞泉。”《旧唐书·隐逸传序》:“放情肆志,逍遥泉石。”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嗣后,益放情诗酒。” 应修人 《歌》:“这么放情地颂美这青春。”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胸襟指心情、志趣、抱负等 胸襟开阔 奇趣奇妙的情趣 奇趣横生 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 积雪巷深酬唱夜,落花墙隔笑言时。——郑谷《酬右肖补阙张茂枢》 出新文学艺术上指旧有的事物得到新发展 写反面人物,如何才能出新,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虫鱼(1).泛指微小的动物。《诗·小雅·鸳鸯序》“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 唐 孔颖达 疏:“思古明王交接於天下之万物,鸟兽虫鱼皆有道,不暴夭也。”《金史·乐志下》:“威震遐邇,化渐虫鱼。” (2). 孔子 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 汉 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 唐 韩愈 《读皇甫湜 * 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自序》:“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 毛萇 、 郑康成 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 虞卿 、 李德裕 著穷愁之书。”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雕鎪物类,探讨虫鱼,穿凿愈工,《风》《雅》愈远。” (3).指训诂考据之学。 郁达夫 《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诗:“日抱虫鱼伏 茂陵 ,旁人争笑客无能。” 嘲诮嘲弄讥诮。《南史·何敬容传》:“﹝ 何敬容 ﹞又多漏禁中语,故嘲誚日至。” 宋 陈师道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平生不自解嘲誚,祸来亦復非周防。”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卷一:“皆傖父四五辈手握长篙,裸体围尺布,相率唱淫褻山歌……大半皆嘲誚诸姬,并及河中游客。”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中西学堂﹞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 文史(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 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 伟 涉猎文史, 孝明 初, 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 晋 世擅风流, 汉 贤足文史。”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鸠僝《书·尧典》:“ 驩兜 曰:‘都! 共工 方鳩僝功。’” 孔 传:“鳩,聚;僝,见也。叹 共工 能方方聚见其功。”后以“鳩僝”谓筹集工料,从事或完成建筑工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时上迫欲先成门工,以便朝謁。而 文华 不能鳩僝,屡疏迁延。” 清 钱谦益 《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姚之光授奉政大夫制》:“鳩僝之务惟勤,樽节之功斯著。” 淡薄(1) 不浓厚 雾逐渐淡薄了 (2) 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印象淡薄了 (3) 清贫 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红楼梦》 (4) 冷淡,不亲密 感情淡薄 简出(1).谓经过甄别而放出宫禁。《后汉书·郎顗传》:“宜简出宫女,资其姻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人臣渔色无等》:“ 寧阳侯 陈辅 ,幼聘駙马 杨伟 女,待年未娶,因闻 淶水县 郝荣 有女殊色,曾入内廷,简出, 辅 匿 杨氏 ,婚娶之。” (2).少出。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諫官 韩絳 因对而言曰:‘天下柄不下移,事当简出睿断。’” (3).检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问 汤兴哥 取了行囊,简出贡生赴京文书放在身边了。” 烧栈烧毁栈道。 秦 亡后, 刘邦 和 项羽 争夺封建统治权。 刘邦 为 汉王 时,军事力量较弱。在向 项羽 请得 汉中 地,由 巴蜀 进驻 汉中 时,采用 张良 计策,故意把沿途所经过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复返回,无意与 项羽 争战,以此麻痹 项羽 。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代诗文常提到这个用兵策略。 五代 李瀚 《蒙求》:“ 黥布 开 关 , 张良 烧栈。” 宋 陆游 《远游二十韵》:“会有 蜀汉 役,奇险日窥覘。筑坛访遗址,烧栈想烈焰。” 退缩(1) 后退,回缩 退缩不前 (2) 畏缩 他那种先是咆哮、吼吓,后又退缩的样子几乎令人可笑 微言(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辞 微言议赈捐 (2) 密谋;密言 俗人(1)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归途回归的路途 踏上归途 书简书信 旅欧书简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