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醉中偶题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若水 |
释义 | 醉中偶题原文小人拙直颇近真,放论动取儿曹嗔。何似饮醇浇舌本,醉来卧唱江南春。 诗词问答问:醉中偶题的作者是谁?答:李若水 参考注释小人(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拙直憨直 近真(1).似乎正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彼所主张之理由,近真而逾易疑众。” (2).接近真实。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翻印木刻画,也较易近真,有益于观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两汉 按民户所种田亩收租,按丁口收赋,因之户口和亩数比较近真。” 放论高谈阔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庄子 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聂绀弩 《从沉从文笔下看鲁迅》:“臧否人物,放论文章。” 儿曹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何似(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饮醇《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普 颇以年长,数陵侮 瑜 。 瑜 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普 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 周公瑾 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怀邗上诸君子廿四首》:“新交如故交,有道復有神。论政且论学,相亲如饮醇。” 舌本舌根;舌头。《晋书·殷仲堪传》:“每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宋 陆游 《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酬坟土。”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端阳才过初尝新,酸涩犹教舌本缩。” 沉钧儒 《寥寥集·趺坐诗》:“泼案茶香翻舌本,绕檐嵐翠压眉端。”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