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火浣布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火浣布原文闻有火浣布,出蜀越巂厅。 取视敕督臣,随献言情形。 番地五蛮山,草根石缝生。 又号不朽木,其性纯阴1~1精。 绩以织为布,穷檐日用恒。 油渍或致污,投火烈焰明。 焰息布如洗,因以数段呈。 试之如所言,火浣诚副名。 初非奇特物,未见斯疑惊。 耆薄尔雅疏,大秦汉书评。 艳称异域珍,耳食传虚声。 诗词问答问:火浣布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 2. 尔雅火龟疏去扶南东万里有耆薄国复五千里许有火山国火中白鼠时出山边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浣布按火鼠即火龟也 参考注释火浣布亦作“ 火澣布 ”。即石棉布。《列子·汤问》:“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山( 炎火之山 )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及 哲宗 朝,始得火浣布七寸……大抵若今之木棉布。色微青黳,投之火中则洁白,非鼠毛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今有闻火浣布者,目所未覩,体所未御。”参阅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第三卷第二五章六之(4)。 督臣即总督。因上对朝廷,故称。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清 林则徐 《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查上年臣 林则徐 先已会同前督臣 邓廷楨 、暨臣 豫堃 节次商议及之。” 献言(1).进言;进献意见。《逸周书·皇门》:“献言在于王所。” 宋 赵普 《雍熙三年请班师疏》:“方冒宠以守藩,独献言而阻众。” (2).指所进献的意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目力疲於綺粲而不以览庶事之得失;耳聪尽於淫音而不以证献言之邪正。” 情形(1) 事物呈现的样子 这个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 (2) 事物所处的状况 当日之情形。——清· 袁枚《祭妹文》 大家看了这种情形,非常生气 番地指少数民族地区或外国。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一章:“临死的时候,他还安慰 李悦 说:‘得感谢祖宗呢,亏得这把骨头没留在番地。’” 草根草根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 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 ①群众的,基层的; ②乡村地区的; ③基础的;根本的。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认为'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草根”(cǎo gēn)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 朽木腐烂的木头。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三国演义》 纯阴(1).纯一的阴气。《书·洪范》“润下作咸” 唐 孔颖达 疏:“水既纯阴,故润下趣阴。” 宋 张载 《正蒙·参两》:“地纯阴,凝聚於中;天浮阳,运旋於外。” (2).阴阳家以农历十月己亥日为纯阴。《协纪辨方书·义例二·纯阴》:“《堪舆经》曰:‘十月卦得坤,谓六爻皆阴,阳气已尽,故以己配亥,为纯阴也。’” 穷檐见“ 穷簷 ”。 亦作“ 穷檐 ”。指茅舍,破屋。 唐 韩愈 《孟生》诗:“顾我多慷慨,穷簷时见临。”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绍兴灯》:“自庄逵以至穷簷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 严复 《原强》:“至於穷檐之子,编户之氓,则自襁褓以至成人,未尝间有孰教之者也。” 日用(1) 日常生活的费用 (2) 日常生活应用的 油渍(1).被油浸渍。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穿了一件工人的蓝布褂子,油渍的草帽拿在手里,一双黑皮鞋有一根鞋带早不知落在哪里。” (2).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污。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他﹞身上穿着缎袍,丝面沾满了油渍,香烟从不离口。” 火烈火势猛烈,泛指炽烈、热烈 火烈的太阳 笑得更加火烈 之如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奇特不寻常,特别 她的奇特行为 一条奇特的赭色狗 尔雅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 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大秦古国名。又名 犁靬 、 海西 。古代 中国 史书对 罗马帝国 的称呼。 汉和帝 永元 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 班超 遣 甘英 使 大秦 ,至 条支 ,临海而回。 桓帝 延熹 九年(公元166年) 大秦 皇帝 安敦 遣使来 中国 。公元395年 罗马帝国 分裂后,以 大秦 称 东罗马帝国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以在海西,亦曰 海西国 ……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 大秦 。” 书评评价和介绍书籍的文章 请名家写一篇书评比登天还难。——冰心《晚晴集》 艳称羡慕并赞美 牛朗织女的传说久为人们所艳称 异域(1) 外国 立功异域 (2) 他乡;外乡;异乡 耳食轻信别人的话 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史记·六国年表序》 虚声(1).虚名;虚誉。《韩非子·六反》:“布衣循私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而礼之,礼之所在,利必加焉。”《后汉书·黄琼传》:“自顷徵聘之士, 胡元安 、 薛孟尝 、 朱仲昭 、 顾季鸿 等,其功业皆无所採,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 宋 陈师道 《别黄徐州》诗:“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若不是他引我进去相见呵,万一谬採虚声聘定了,把鸞凰效,兀的不是神仙魑魅同偕老。” (2).假话;空话。 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臣伏见赦令节文,周备纤悉,空文虚声,溢於视听,而实功惠未有分寸及於苍生。” 唐 罗隐 《塞外》诗:“可使御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虚声。”《金史·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传论》:“异时伐 宋 , 唐州 之役丧师七百,主将 讹论 匿之,而以捷闻。御史 纳兰 纠之, 宣宗 奬御史,而不罪 讹论 ,是君臣相率而为虚声也。” (3).虚假的声势。 宋 司马光 《言西边上殿札子》:“ 谅祚 又数扬虚声以惊动边鄙,而将帅之臣率多懦怯,别无才谋以折衝御侮,只知多聚兵马以自卫其身。” 明 袁宏道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诗:“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二节:“ 朝鲜 政府亲 美 疏 俄 仇 清 恶 日 , 满清 依 俄国 虚声援助, 日本 得 美国 实力支持, 中 日 斗争愈益紧张。” (4).空谷间传出的回声。 唐 姚崇 《故洛阳城侍宴应制》诗:“川鳧连倒影,巖鸟应虚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