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登镇海楼二首(陈大巡重逢)·其一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渐逵 |
释义 | 原文杖藜远出青萝嶂,览胜还登镇海楼。 玉露下通星月井,綵云多傍凤鸾洲。 凌虚不碍中原望,倒景遥思八极游。 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 诗词问答问:《登镇海楼二首(陈大巡重逢)·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2. 陈大巡重逢 参考注释杖藜(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青萝松萝。一种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墙上的植物。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唐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青萝嫋嫋挂烟树,白鷴处处聚沙堤。” 清 厉鹗 《暮投徧福寺宿楚木禅师方丈》诗:“烟中问路得樵叟,青萝一径穿頽垣。” 览胜观赏美丽的景色 中华览胜 玉露(1).指秋露。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觉 《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 (2).喻美酒。 元 顾瑛 《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过玉海小饮》诗:“火烧玉露色香减,蜜浸人蓡风味嘉。” 月井天井。 唐 李商隐 《烧香曲》:“露庭月井大红气,轻衫薄细当君意。” 叶葱奇 注引 道源 曰:“殿前广庭曰露庭,四周有屋中空曰月井。” 凤鸾(1).泛指凤凰之类的神鸟。 唐 令狐楚 《游义兴寺上李逢吉相公》诗:“凤鸞飞去仙巢在,龙象潜来讲席空。”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鸞相对立梧桐。” (2).比喻佳偶。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主婚作伐两凭谁,如何擅把凤鸞缔。” (3).指笙箫等乐器。《云笈七籤》卷二十:“建紫毛之节,驾飞云丹舆,前吹凤鸞,后奏天钧。” 凌虚升于空际。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阁缘云,飞陛凌虚,俯眺流星,仰观八隅。”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仙舟上天》:“仰空寓目,见一舟凌虚直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忽有亭突踞危石,拔迥凌虚,无与为对。”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三:“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 淩虚:升向高空或高高地在空中。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建三臺於前处,飘飞陛以凌虚。”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剔腹背无益之毛,揽六翮凌虚之用。”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江山入眼花光媚,楼阁凌虚海气豪。” 不碍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中原(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倒景见“ 倒影 ”。 遥思(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汉 蔡邕 《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2).指对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的思念。 晋 潘岳 《西征赋》:“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而在晚上,我看见的则是藉以寄托着我的遥思的,几颗远远的隐没无常的星星。”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 高诱 注:“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 唐 李白 《大鹏赋》:“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杜威 教授有他的实验主义,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义,从他们那里零零碎碎贩运一点回来的就变了 中国 的呵斥八极的学者,不也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证明吗?” 杰观(1).高耸的楼台。 宋 陈师道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诗:“重门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繁会九衢三市,縹緲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 (2).雄伟的景观。 清 吴敏树 《荷塘寺僧谱序》:“ 岳州 城南有塔矗然湖上之云中者, 唐 时 慈氏寺 塔也。累甎实土为之,至今完固不坏,为郡城之杰观。” (3).指不平凡的仪表。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时厚孙作书与汪容甫定交》诗:“杰观卓不羣,雄步坦无跲。” 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故称南方为“南服”。《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南服,南方五服也。”《晋书·刘弘传》:“ 弘 专督 江汉 ,威行南服。” 宋 岳飞 《题骤马冈》诗:“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曹亚伯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同盟会会员 山西 乔义生 ,乃伴 欧吉罗 入 中国 内地游歷,兼作译员。先游 京 津 ,次游 长江 ,再游南服。” 芳名(1) 敬辞,称年轻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声 芳名永垂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