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感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曹松 |
释义 | 感世原文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 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 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 诗词问答问:感世的作者是谁?答:曹松 曹松感世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16-18 参考注释触目(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为触目的特点是没有树 (2) 目光接触到 触目惊心 几时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来舍回归而有所定止。表示安定而集中。《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成玄英 疏:“收摄私心,令其平等,专一志度,令无放逸,汝之精神自来舍止。” 行乐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吞悲隐忍悲痛。《南史·王藻传》:“吞悲茹气,无所逃诉。”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唐 钱起 《同邬戴关中旅寓》诗:“吞悲问 唐举 :‘何路出屯蒙?’” 白发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不由不能自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黄金(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留待拖下来等待 这事留待他明天回来再定 耕烟农家的炊烟。借指隐居生活。 南唐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 楚水 濆。” 铭志犹碑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公尝答 孙察 为其伯 之翰 求铭志书,歷叙多年不为人作碑志。” 亦作“ 铭鋕 ”。刻于墓石的文辞。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丘垄填郛郭,铭誌灭无文。”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若其世系履歷子孙之详,则铭鋕具存。”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降及 南朝 ,復有铭誌,埋之土中。”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