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权德舆 |
释义 | 原文天子爱全才,故人雄外台。绿油登上将,青绶亚中台。 亭障鸣笳入,风云转旆来。 兰坊分杳杳,麦垄望莓莓。 月向雕弓满,莲依宝剑开。 行师齐鹤列,锡马尽龙媒。 壮志征染甫,嘉招萃楚材。 千寻推直干,百炼去纤埃。 间阔劳相望,欢言幸早陪。 每联花下骑,几泛竹间杯。 芳讯双鱼远,流年两鬓催。 何时介圭觐,携手咏康哉。 诗词问答问:《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的作者是谁?答:权德舆 全唐诗:卷321-8 参考注释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全才(1).指才能全面发展的人。旧多指兼备文才武略而言。 唐 权德舆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虞有怀中朝亲政》诗:“天子爱全才,故人雄外臺。” 清 乔世宁 《何先生传》:“世多言脩士少文,才人行劣,二者盖更相笑也。乃先生则独称全才。”《花城》1981年增刊:“ 辛弃疾 文武全才,一代名士,用武力难使他屈从。” (2).指具有各方面的才能。 宋 苏轼 《伊尹论》:“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 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外台(1).官名。 后汉 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爰牧 荆州 ,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 (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 (3).官名。 汉 因 秦 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 三臺 ”。 上将(1) 指地位高的将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 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2) “军衔”的一级。将官中的一级,低于大将,高于中将 青绶(1).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汉书·舆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 刘昭 注:“﹝青綬,﹞一号青緺綬。”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身在絳纱传六艺,腰悬青綬亚三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 清 方文 《送杜于皇北上廷试》诗:“旧交强半拖青綬,政府谁当坏白麻。” (2).借指高级官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兵见 坚 士众甚整,不敢攻城”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陈郡 太守 胡軫 ……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綬,乃整齐耳。’” (3).喻植物藤蔓。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七古》:“石兮石兮何痀僂,女萝纷披带青綬。” 中台(1).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逸周书·王会》:“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弥士。” 朱右曾 校释:“中臺即内臺,其外则下等也。” (2).即尚书省。 秦 汉 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 晋 宋 齐 并称尚书台, 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则称尚书省。 唐 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苏舜卿 《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臺。”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贾母 方进来歇息。”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详“ 三台 ”。 (2). 汉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亭障亦作“ 亭鄣 ”。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尉缭子·守权》:“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史记·大宛列传》:“於是 酒泉 列亭鄣至 玉门 矣。” 北周 庾信 《拟咏怀》诗:“萧条亭障远,悽愴风尘多。”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宗元 尝出入 岐周 、 邠斄 间,过 真定 ,北上 马岭 ,歷亭鄣堡戍。”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桑麻亭障行人断,松杏山河战骨空。” 鸣笳(1).笳笛。古管乐器名。 汉 时流行于 西域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风云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杳杳(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麦垄见“ 麦陇 ”。 莓莓草盛貌。《文选·左思<魏都赋>》:“兰渚莓莓,石瀨汤汤。” 刘良 注:“莓莓,盛貌。” 宋 王安石 《别马秘丞》诗:“莓莓郊原青,漠漠风雨黑。” 清 朱载震 《建兰》诗:“丛兰生幽谷,莓莓徧林薄。” 雕弓刻绘花纹的弓;精美的弓。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 宋 叶梦得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词:“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命取弓矢,又如前状,出雕弓一;略一闭息,则一矢飞堕。” 彫弓:雕绘文采的弓。礼制,天子所用。《荀子·大略》:“天子彫弓,调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杨倞 注:“彫,谓雕画为文饰。”《文选·张衡<东京赋>》:“天子乃抚玉輅,时乘六龙,发鲸鱼鏗华钟……决拾既次,彫弓斯彀。” 薛综 注:“彫弓,谓有刻画也。” 宝剑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行师用兵;出兵。《易·豫》:“豫,利建侯行师。”《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若夫 穰苴 ,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夫 左 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 明 高启 《练渎》诗:“ 吴 越 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鹤列(1).鹤之行列。借指成列的士兵。《庄子·徐无鬼》:“君必无盛鹤列於丽譙之间。” 王先谦 集解引 李颐 曰:“鹤列,谓兵如鹤之列。” 唐 权德舆 《奉和鄜州刘大夫出师》:“行师齐鹤列,锡马尽龙媒。” (2).如鹤般排列。形容军阵齐肃。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二:“梯衝已鹤列, 冀 马忽云屯。” (3).战阵名。 唐 许敬宗 《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偃月疏营,右泽左陵之势;浮云写阵,鹅张鹤列之奇。” 唐 独孤及 《风后八阵图记》:“ 魏 之鹤列, 郑 之鱼丽, 周武 之熊羆, 昆阳 之虎豹,出匪以律,我异於是。” 龙媒(1).《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 宋 王安石 《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 皖城 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2).喻俊才。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於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 伯乐 多谢於精微, 日磾 有慙於牧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清 汪懋麟 《送子静主桂林省试》诗之二:“只为 雄 文工《羽猎》,故教絶域访龙媒。” (3).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倪璠 注:“《新论》:‘ 刘歆 曰:致雨具作土龙。龙见者輒有风雨,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4). 唐 御马厩六闲之一。《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壮志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 壮志未酬 招萃招聚。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请两税以布帛为额不计钱数》:“长人者罕能推忠恕易地之情,体至公徇国之意……以倾夺邻境为智能,以招萃逋逃为理化。” 楚材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直干亦作“ 直榦 ”。挺直的树干。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营长史赠少保豆卢公神道碑》:“直干百寻,澄波千顷。”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轻流逗密蓧,直榦入宽空。” 宋 王安石 《古松》:“森森直榦百餘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百炼(1).多次锻炼;久经磨炼。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金取坚刚,百鍊不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礼,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宝刀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纤埃亦作“纎埃”。微尘。 晋 潘岳 《藉田赋》:“微风生於轻幰,纎埃起於朱轮。”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落晚天边燕席开,溪山相照絶纤埃。”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三折:“我则见天连着水,可便无半点儿纤埃。” 续范亭 《八一南阳府市场开幕大会》诗:“四山浓緑新雨后,空气芬芳无纤埃。” 相望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欢言欢乐地叙谈。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宋 梅尧臣 《思归赋》:“或静默以终日,或欢言以对友。” 芳讯(1).嘉言。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议芳讯,大教克明。” 李善 注:“ 郑玄 《毛诗笺》曰:‘讯,言也。’” (2).对亲友音问的美称。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颜光禄》:“敬览芳讯,研復渊旨。” 唐 权德舆 《酬 * 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诗:“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覿。” 清 纳兰性德 《满宫花》词:“盼天涯,芳讯絶,莫是故情全歇?” (3).指花开的信息。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 双鱼(1).两鱼。 晋 傅玄 《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唐 李贺 《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 (2).指书信。 唐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明 刘基 《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 双鲤 ”。 流年(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介圭亦作“ 介珪 ”。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书·顾命》:“太保承介圭。” 孔 传:“大圭尺二寸,天子守之。”《诗·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郑玄 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非诸侯之圭。”《后汉书·张衡传》:“服袞而朝,介圭作瑞。” 唐 皎然 《赠李中丞洪》诗:“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 韩侯 献功,即介圭而入覲。” 携手手拉手 携手并肩 康哉《书·益稷》:“﹝ 皋陶 ﹞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词称颂君明臣良,诸事安宁。后遂以“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词。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协心毗圣世,毕力讚康哉。”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