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航海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朱继芳 |
释义 | 航海原文地角与开倪,茫茫何处期。星回析木次,日挂扶桑枝。 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 飘然一桴意,持此欲安之。 诗词问答问:航海的作者是谁?答:朱继芳 参考注释地角伸进水中的一片陆地的末端 茫茫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星回见“ 星回 ”。 亦作“ 星迴 ”。星宿视运动回转故位。谓一年将尽。《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孔颖达 疏:“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於此月,復其故处。”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一:“日薄星迴,穹天所以纪物。” 清 金农 《寄家书呈江上诸兄弟》诗:“燧易星迴远报书,乡愁如疟笑驱除。” 析木(1).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寅,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国语·周语下》:“我 姬 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汉书·律历志下》:“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终於斗十一度。” 晋 傅玄 《大寒赋》:“日月会於析木兮,重阴凄而增肃。”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今天子整齐乾坤,出入神圣……坐收 冀 部,旋定 幽 都,析木、天街,星宿清润。” (2).古代 幽 燕 地域的代称。古代以析木次为 燕 的分野,属 幽州 。《晋书·天文志上》:“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 燕 之分野,属 幽州 。”《文选·木华<海赋>》:“东演 析木 ,西薄 青 徐 。” 李善 注:“言流至 析木 之境。”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 扶桑 衔日边, 析木 带津遥。” (3).劈开的木头。指樵柴。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 慈溪 之阴,双桂森森,望於东南。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扶桑(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孤屿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四维(1) 古代指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准则,认为是维系国家所必需的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 指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角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淮南子》 (3) 指四方 流落四维 (4) 即四肢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素问·生气通天论》。马莳注:“四维者,四肢也。” 飘然(1) 形容飘摇的样子 (2) 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 飘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