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三衮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景云 崔时佩 |
释义 | 三衮原文我把金钗敲门扇儿。金钗敲门扇儿。 生:是谁。贴:我是散相思五瘟使。 生:呀。原来是红娘姐。 拜揖贴:张先生万福。小姐想着伊。 使红娘来探取。生:小姐使你来。 有甚么说话来。贴:道风清月朗。 听琴佳趣。到如今念千番张殿试。 诗词问答问:三衮的作者是谁?答:李景云 崔时佩 注释1. 出处:六十种曲 南西厢 第二十出 参考注释金钗(1).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唐 温庭筠 《懊恼曲》:“两股金釵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雍熙乐府·醉花阴·国祚风和太平了》:“两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金釵敲断都由我,团扇遮羞怕见郎。” (2).借指妇女。 清 沉起凤 《谐铎·梦中梦》:“今富贵若此,何不广列金釵,以充下陈。” 贺敬之 《放歌集·三门峡歌》:“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3).石斛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敲门(1).叩门。 宋 苏轼 《浣溪沙》词:“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水浒传》第三七回:“ 宋江 和两个公人来到庄院敲门。” 巴金 《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门地敲门。” (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 宋 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纳采。” 门扇门扉;门的可自由开关的部分 关上门扇 打破门扇。——《广东军务记》 相思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五瘟使亦称“ 五瘟神 ”。迷信传说中主管人间疫病之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我是箇散相思的五瘟使。”《白雪遗音·马头调·寄柬》:“我是五瘟神,专治人间的相思病。” 原来原本,未改动过的 原来面目 红娘原为文学人物名,《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后民间把红娘作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热心人的代称。现也常比喻为各方牵线搭桥、促成事情的人或组织 拜揖打躬作揖。《后汉书·董卓传》:“ 卓 讽朝廷使光禄勋 宣璠 持节拜 卓 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乃引还 长安 ,百官迎路拜揖。” 唐 李约 《城南裴氏昆季》诗:“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寻 朱 蔡 诸贤之里,而拜揖徘徊於其间。”昆剧《墙头马上》第一场:“爹爹在上,孩儿拜揖。” 先生(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万福古代妇女行的敬礼,两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小姐(1) 尊称,用于一个未婚妇女或少女的名字之后 (2) 少女 想着(1).想起来。 后蜀 毛熙震 《木兰花》词:“对斜暉,临小閤;前事岂堪重想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自从前几天受了他那无理取闹吓唬我的话,一向胸中没有好气,想着了就着恼。” (2).想想,考虑。《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你我两个,不但我信得及你,我料你也一定信得及我,所以我才合你商量。你想着怎么样?” 探取(1).试探。《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者。谓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闚其衅。” 茅盾 《子夜》八:“她以为父亲是要利用 刘玉英 来探取 老赵 的秘密。” (2).预支。《晋书·愍怀太子遹传》:“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备於众用,太子恒探取二月,以供嬖宠。”《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探取,预取也。” (3).摸取。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宋史·李迪传》:“对曰:‘臣向在 陕西 ,以方寸小册书兵粮数备调发,今犹置佩囊中。’帝令自探取,目黄门取纸笔,具疏某处当留兵若干,餘悉赴塞下。”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良朋意气真豪放,肯把身投巨浪,直待要探取驪珠返故乡。” (4).探问。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出:“因甚家中闹声沸……到堂前探取,免心下多虑。”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四折:“多不到半月十朝,亲家母又来探取。他道女孩儿不曾到家,惊的俺母亲进退无措。” 甚么什么。 唐 吕岩 《赠江州太平观道士》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元 刘唐卿 《蔡顺奉母》第二折:“要我这婆婆好,不问要甚么,都得捨。”《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道:‘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对江烟火更大,江桥被烟包围着,甚么也看不见。” 说话(1) 用语言表述 说话要注意分寸 (2) 责备;议论 你这样大声嚷嚷,人家可要说话了 (3) 〈方〉∶闲聊 这人说话很有意思 (4) 〈方〉∶指说话的口音 听他口音不是山东说话 (5) 时间短 说话就到 (6) 宋代的一种曲艺,跟现在的说书相同 风清月朗(1).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正风清月朗碧天高。”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 高唐 。”亦作“ 风清月明 ”。 明 刘基 《横碧楼记》:“又闻 柯亭 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2).比喻品性高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佳趣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别有佳趣 如今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