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雨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张祜 |
释义 | 夜雨原文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 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诗词问答问:夜雨的作者是谁?答:张祜 全唐诗:卷510-6 参考注释霭霭云雾密集的样子 山头霭霭暮云横。——宋· 苏轼《题南溪竹上》 空堂空旷寂寞的厅堂。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絶兮,悵独託於空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七:“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 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愁肠愁苦的心情;郁结愁闷的心绪 愁肠百结 九回亦作“ 九迴 ”。 1.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 宋 欧阳修 《黄溪夜泊》诗:“ 楚 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2).迂回曲折。《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陇头流水歌辞》:“西上陇阪,羊肠九回。”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杂诗》之五:“脩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廻。” (3).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 唐 杨巨源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诗:“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寂寂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夜未央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孔颖达 疏:“谓夜未至旦。”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宋 杨万里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 清 吴嘉纪 《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