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高宗 |
释义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原文开国乘氏,有德斯彰。叅稽百行,赞理三纲。 自拔行閒,荣名甚光。 在史蔼蔼,历久弥芳。 诗词问答问:文宣王及其弟子赞的作者是谁?答:宋高宗 参考注释开国创建国家 开国元勋 有德(1).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郑玄 注:“德,能躬行者。”《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若有德及气力尚壮,则君优而留之。” (2).指有德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德不可敌。”《礼记·礼器》:“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 孙希旦 集解:“有德,谓有德行者。” 百行各种品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説也” 汉 郑玄 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赞理(1).代理;助理。《国语·晋语九》:“ 士景伯 如 楚 , 叔鱼 为赞理。” 韦昭 注:“赞,佐也。 景伯 如 楚 ,故 叔鱼 摄其官也。” 唐 张九龄 《让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表》:“臣伏以宰相所职,赞理庶事,陶冶太和,以遂万物。” 明 申屠澂 《<半轩集>序》:“先生年正强,方且闭关纂修,赞理家政,作为文章,深韞诸櫝。” (2).官名。《明史·职官志二》:“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窒碍,定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重者加总督。” 三纲(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 * 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 王琦 注引《翻译名义》:“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自拔自己主动地从痛苦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荣名荣誉;美名 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淮南子·务修训》 蔼蔼(1) 形容草木茂盛 丛林蔼蔼 (2) 众多的样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左思《咏史》 (3) 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司马相如《长门赋》 历久经历很长的时期 历久不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