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汉玉辋头瓶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咏汉玉辋头瓶原文五辂辋头饰,难分秦汉周。 已看出稗角,无复守隅头。 湛古以自泽,葆华弗外浮。 作瓶插时卉,清供雅相投。 诗词问答问:咏汉玉辋头瓶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 参考注释五辂见“ 五路 ”。 头饰戴在头上或帽上的或作为发饰一部分的装饰品(如丝带打的结、一簇花、羽毛或绒球) 看出了解,明白;看出来;觉察;发现;意识到 我们在黑暗里看出一个人影 无复(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隅头墙角。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转过隅头,抹过屋角,此间便是 杨 家门首,我自入去。”《西游记》第六八回:“不多时,转过隅头,忽见一座门墙,上有‘会同馆’三字。” 清供(1).清雅的供品。旧俗凡节日、祭祀等用清香、鲜花、清蔬等作为供品。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不令俗物扰清供,只除哦诗一事无。” (2).犹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觶、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窰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势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设,当为补入清供……此物不须特製,竟用蓬头小笔一枝,但精其管,使与濡墨者有别,与锹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 相投(1) 彼此投合 脾气相投 (2) 投靠;投奔;求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