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再用沈德潜游摄山十二首诗韵仍令沈德潜并钱陈群和之·其五·紫峰阁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原文

对峰搆书阁,借峰为屏障。

高下凿金仙,一一皆殊相。

小巧笑鬼工,大1一1法营天匠。

北同居庸侧,南忆灵隐上。

于密斯退藏,六合斯弥放。

讵曰始僧绍,乃有此奇状。

参禅实无暇,或可一凭望。

诗词问答

问:《再用沈德潜游摄山十二首诗韵仍令沈德潜并钱陈群和之·其五·紫峰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漾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九

2. 居庸关及灵隐飞来峰皆有凿石佛相

参考注释

书阁

收藏书籍的地方。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一:“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初 霖 夜坐书阁,草定建请利便。” 清 杜岕 《警鼠》诗:“灯煤杂砚池,遗矢在书阁。”

書閤:同“ 书阁 ”。 收藏书籍的地方。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及帝崩, 继恩 白后至中书召 端 ,议所立。 端 前知其谋,即紿 继恩 ,使入书閤检 太宗 先赐墨詔,遂锁之,亟入宫。”

屏障

(1).亦作“ 屏鄣 ”。屏风。《晋书·阮籍传》:“ 籍 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贵戚权门得笔跡,始觉屏障生光辉。”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小姐,佳人才子为甚都上屏障,非同容易也呵!”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诸峯咸外列如屏障,故寺高不露。”参见“ 屏风 ”。

(2).泛指遮蔽、阻挡之物。 唐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明史·王复传》:“险隘俱在内地,而境外乃无屏障,止凭墩堡以守。” 艾青 《在浪尖上》诗:“他是一架大山--敌人难于逾越的屏障。”

保护,遮蔽。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从今俺皆尊让牡丹仙,愿情在他四围屏障奉侍他也。” 杨朔 《洗兵马》卷上一:“山头上长满赤松、杉松、落叶松,莽莽苍苍的,是屏障 南朝鲜 的一道险要门户。”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殊相

奇异的状貌;不同的状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权协月。异体峯生,殊相逸发。” 唐 杜甫 《丹青引》:“弟子 韩干 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巧笑

美好的笑。《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宋 梅尧臣 《和希深新秋会东堂》诗:“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 蒋光慈 《红笑》诗:“一大些白祸的恐慌,现在都变成红色的巧笑了!”

鬼工

谓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工所能为者。 唐 李贺 《罗浮山人与葛篇》:“ 博罗 老仙时出洞,千岁石牀啼鬼工。”《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其上鏨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於鬼工。”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窗栏簷鐸,层层周密,内设佛像,面面端整,细处几不可辨,以显微镜烛之,称为鬼工所作。”

天匠

天工神匠。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上穹隆兮下磅礴,纷被严兮駢交错。严色相兮冲寂寞,谁所为兮天匠作。” 宋 欧阳修 《依韵和圣俞见寄》:“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裊娜。” 明 袁宏道 《南岩望绝顶及五龙诸宫有述》诗:“珠题簸絶壁,人巧依天匠。”

同居

(1) 同住一处

同居的犯人闹绝食

(2)

(3) 指夫妻一起生活

夫妻同居五台山

(4) 常指未经履行法定结婚仪式而共同生活

他同他所认识的另一个少女同居

灵隐

(1).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一名 武林 ,又名 灵苑 ,又称 仙居 。《太平寰宇记》谓 许由 、 葛洪 曾隐于此。山最高处曰 北高峰 ,与 南高峰 号“双峰插云”,为 西湖 十景之一。山东南有 飞来峰 ,山麓有 灵隐寺 。

(2).指 灵隐寺 。 宋 苏轼 《游灵隐寺》诗:“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 灵隐 飞来 孤。”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三教外地》:“凡佛寺自诸大禪刹,如 灵隐 、 光孝 等寺……各不下百数所。”参见“ 灵隐寺 ”。

密斯

见“ 密司 ”。

退藏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斯弥

虫。《庄子·至乐》:“鴝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餘骨,乾餘骨之沫为斯弥。”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须弥,虫也。”

参禅

佛教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

参禅悟道

无暇

没有空闲

无暇日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