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蓼花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蓼花原文临水参差影,摇风绰约丛。 霞光不争烂,秋信与添红。 疏景供幽览,分阴类转蓬。 文鳞瀺灂处,掩映镜波中。 诗词问答问:蓼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六 参考注释参差(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摇风(1).扶摇风,暴风。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摇风忽起,白日两匿。” (2).谓风吹摆动。 南朝 梁 沉约 《咏新荷》:“微根纔出浪,短榦未摇风。” 唐 崔灏 《渭城少年行》:“ 长安 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 曲河 边。”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六:“柳带摇风 汉水 滨,平芜两岸争匀。” 绰约同“绰约” 霞光日光照射在云霞上所反映出来的光彩 不争(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秋信秋季到来的信息。 唐 贾岛 《夏夜登南楼》诗:“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唐 皎然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诗:“ 桐江 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宋 姜夔 《湘月》词:“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松江 张梦喈 之女 玉珍 有句云:‘梧阴尚覆阶前草,秋信先残水面花。’” 分阴谓极短的时间。阴,日影。《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事业要当穷万卷,人生须是惜分阴。”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诗:“即今归田輟待漏,犹惜分阴肯抛却。”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文选·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 李善 注引《说苑》:“ 鲁哀公 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 唐 岑参 《送祁乐归河东》诗:“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打击不算大,狼狈如转蓬。” 文鳞(1).鱼鳞形花纹。《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玢豳文鳞,赤瑕驳犖。” 吕延济 注:“玢豳、文鳞,玉文理也。” (2).指鱼。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文鳞瀺灂,朱羽頡頏。” 唐 柳宗元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诗:“浮暉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清 彭孙遹 《苏幕遮》词:“欲倩文鳞传尺素, 娄水 无情,不肯西流去。” 掩映彼此遮掩,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