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赵翼 |
释义 | 读书所见(六首选二)原文其一 其二 诗词问答问:读书所见(六首选二)的作者是谁?答:赵翼 参考注释后人(1) 后代的人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4) 子孙 (5) 后来的人,指新妇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古书古代的著作 境地(1) 所遭遇到的情况 (2) 境界 环境迫使他陷入极端可怕的境地 譬如(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广场(1) 面积很大的场地。又指大建筑前的宽阔空地 天安门广场 (2) 指人多的场合 求之广场,未易多得 看高预测市场价格上涨。 茅盾 《赵先生想不通》:“凡是能够叫市场人心‘看高’的消息,--也不妨说是谣言,他 赵先生 总听着不受用。” 矮人(1).身材短的人。参见“ 矮人看场 ”。 (2).识见浅短的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为正一字, 坡公 当九幽相赏。故多恨翻刻讹书,及矮人妄注。” 平地平整土地 危楼高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脩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唐 李端 《度关山》诗:“危楼缘广漠,古竇傍 长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连云广厦、摩天危楼下,比肩继踵排队购票的人……纵贯 九龙 ,横溢 香江 。” 凭槛靠着栏杆。 唐 白居易 《江楼偶宴赠同座》诗:“ 南埔 闲行罢,西楼小宴时。望湖凭槛久,待月放盃迟。” 后蜀 顾夐 《荷叶杯》词:“凭槛敛双眉,忍教成病忆佳期。” 刘桢刘桢(?-217) : 东汉文学家。字公fc31,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属、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学。后因罪服劳役,又免罪充当小吏。长于五言诗,后人将他与曹植并列,合称“曹刘”。明人辑有《刘公fc31集》。平视目光平行向前,两眼平着向前看 正襟危坐,两眼平视 做戏(1) 表演戏剧 过年村里准备请两个班子来做戏 (2) 装模做样、蒙人耳目的举动 一看那场面就知道是做戏 看戏(1).观剧;听戏。 宋 杨无咎 《蝶恋花》词:“对酒不妨同看戏,他日功名 晏子 堪为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若是则科諢非科諢,乃看戏之人参汤也。养精益神,使人不倦,全在於此,可作小道观乎?”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看戏请假,钓鱼请假,甚至几个人到三里外田坪中去看人割禾,捉蚱蜢也向老师请假。” (2).谓幸灾乐祸。《花城》1981年第6期:“原来这个失去了‘天堂’的老太婆在冷眼看戏,看笑话啊!” 矮人看戏见“ 矮子看戏 ”。 仔细(1) 当心;细心 路很滑,仔细点儿 (2) 〈方〉∶节俭的;不浪费的 日子过得仔细 楼上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不觉(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喷鼻(1).扑鼻。 唐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打开罎头,舀出一杯来,那酒和曲餬一般,堆在杯子里,闻着喷鼻香。”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六:“乡亲们递给 老寿 一袋炒的喷鼻香的小麦面。” (2).中医治疗黄热病的一种方法。把瓜蒂放在鼻上,吸之以通气。 清 吴伟业 《贺新郎·病中有感》词:“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絶!”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夫己氏犹言某人,不欲明指其人时之称。《左传·文公十四年》:“ 齐 公子 元 不顺 懿公 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 杜预 注:“犹言某甲。” 清 钱谦益 《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言直,其指平,夫己氏抵谰放恣,亦口噤无以答。” 作吏谓担任官职。 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寧可作吏风尘下。” 悬肘谓写字时臂肘空悬不着几案。 清 梁巘 《评书帖·执笔歌》:“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六:“我从前也学写过 颜 字,在悬肘用笔上也是用过一番功夫的。” 掩取(1).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后汉书·酷吏传·黄昌》:“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新唐书·冯宿传》:“府大集,部曲輒与 文寿 偕来, 宿 掩取而榜杀之。”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况以阴谋閟计,出其不意而掩取之乎?” (2).尽取,全部捕杀。《礼记·曲礼下》“大夫不掩羣” 唐 孔颖达 疏:“大夫不掩羣者,羣谓禽兽共聚也。羣聚则多,不可掩取之。” 呜呼(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百金形容钱多。亦指昂贵的价值。《公羊传·隐公五年》:“百金之鱼公张之。” 何休 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史记·伍子胥列传》:“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南朝 梁 沉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超乘尽三属,选士皆百金。” 唐 李华 《杂诗》之三:“嗜慾乘此炽,百金资一倾。” 中人(1) 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饥肠飢饿的肚子。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之三:“飢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臺两鹊来。” 陈毅 《忆江南·赣南游击词》:“天将午,飢肠响如鼓。” 飢饿的肚子。饥,通“ 飢 ”。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亦指饿着肚子。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 庐岳 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积数(1).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汉书·天文志》:“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是盐一斤,官糶得钱名为三十,其实斤多得二十八,少得二十六文,折长补短,每斤收钱不过二十六七,百姓折长补短,每斤用钱三十四,则是公私之閒每斤常失七八文也。下不及百姓,上不归官家,积数至多,不可遽筭。” 宋 徐铉 《筠州刺史林廷皓责授制》:“侵渔公帑,积数且多,干犯詔条,为罪不一。” (2).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 敝帚亦作“ 敝箒 ”。1.破旧的扫帚。喻无用之物。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静恭卢相》:“只眄高车而激切,空持敝箒以屏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辞昧体要,真材不足以胜;謏闻雷同,反得以敝帚倖出。”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东邻墓》:“吾子与吾孙,慎勿当敝帚。” (2).指像对破扫帚一样,不予重视。《明史·孟养浩传》:“陛下不惟不听,且从而罚之,是坐忍元子失学,而敝帚宗社也。” 一朝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空空(1) 空无所有 空空的食品间 (2) 白白地;徒然 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却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郭沫若《瓶》 两手(1).犹言两下子。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 鲍福 小时候学过拳,在扑打和擒拿方面也很有两手。” (2).指两种手段、两套方法、两种结果等。 木斧 扬禾 《一位女县长的48小时》:“ 宋耀华 心中忖度:这样拖下去,干埝儿就会很快决堤,必须作两手准备。” 达理 《卖海蛎子的女人》:“我埋怨妻子不该把话说死,至少也该有两手准备。” (3).借指两个人。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 刘四爷 觉得 冯先生 真是心细,当时要再约两手,和 冯先生 打几圈麻将。” 祖父(1) 父亲的父亲;在世系上比父母更长一辈的男性祖先——亦称“爷爷” (2) 祖父和父亲。“祖父”对“子孙”说 其他祖父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子孙(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道果佛道的正果。《百喻经·宝篋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十翁》:“后二日,阴府会善男女於无忧阁下,随其善行,俾证道果。”《西游记》第一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有知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可能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