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补咏安南战图六律·其四·市球江之战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遇险应知袭后攻,谕驰未至不期同。 统军素悉田丰策,勇将偏饶李愬雄。 临下据高彼颇炽,出奇制胜我成功。 黎城将近兵威鼓,众志维扬企绩崇。 诗词问答问:《补咏安南战图六律·其四·市球江之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 2. 先是予念三江之阻驰谕孙士毅当地利相持不能速进之处可于上下游密探间道潜渡如田丰之乘间袭河南李愬之夜半攻蔡城出其不意当能制胜此旨未到之前孙士毅奏市球江之捷竟与谕旨不期而合可称能事 参考注释遇险碰到险情 不期(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统军(1).官名。《新唐书·兵志》:“ 武德 六年,以天下既定,遂废十二军,改驃骑曰统军,车骑曰别将。” (2). 唐 代禁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各置统军一人,位次于大将军。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又 金 代于 河南 、 山西 、 陕西 、 益都 置统军司,有统军使、副统军等官。见《金史·百官志三》。 临下(1).从高望下。《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 (2).指治理下属。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不徼訐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在上哀矜,临下庄敬。”《北齐书·幼主纪论》:“网罗俊乂,明察临下,文武名臣,尽其力用。”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治 吴 时候,如此骄纵酷虐的暴主(指 孙皓 ),一降 晋 ,却是如此卑劣无耻的奴才。 中国 常语说,临下骄者事上必谄,也就是看穿了这把戏的话。” 出奇制胜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将近将要接近某数字或情况 中国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兵威军队的威势。《史记·朝鲜列传》:“以故 满 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北齐书·神武纪上》:“是时兵威既振,乃抗表罪状 尒朱氏 。”《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元年》:“ 赵佗 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 闽越 、 西甌 、 骆 ,役属焉。” 众志众人的意愿。《吕氏春秋·慎大》:“﹝ 桀 ﹞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治成制定,众志大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非独于理至悖也,即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輒皈依于众志。” 维扬扬州 的别称。《书·禹贡》:“ 淮 海惟 扬州 。”惟,通“ 维 ”。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淮 海 维扬 ,三千餘里。”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明 李东阳 《九日渡江》诗:“直过 真州 更东下,夜深灯火宿 维扬 。”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 维扬 ,肯让他邦夸绣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