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宗杲 |
释义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原文阳焰何曾能止渴,画饼几时充得饥。劝君不用栽荆棘,后代儿孙惹著衣。 诗词问答问: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释宗杲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阳焰亦作“ 阳燄 ”。亦作“ 阳焱 ”。1.指浮尘为日光所照时呈现的一种远望似水如雾的自然景象。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事物之虚幻不实者。语本《楞伽经》卷二上:“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燄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一下:“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阳燄。” 唐 元稹 《遣春》诗之四:“阳焰波春空,平湖漫凝溢。”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膏明诱闇蛾,阳焱奔痴鹿。”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这又是一种渴鹿趋阳焰的事,即令它有千万蹄,每蹄各具千万翅膀,飞跑到旷野尽处,也不能得点滴的水。” (2).指炽热的阳光。 五代 齐己 《移居西湖作》诗之一:“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峯。” 见“ 阳焰 ”。 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止渴解渴。 汉 王逸 《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飢。”《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 画饼画出来的饼。指没有或不存在的利益或好处。比喻空想 大家不必担心,白条子不等于画饼 几时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不用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后代(1)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子孙后代 留传给后代 (2) 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 这些远古的事,大都是后代人们的推测 (3) 动植物的后裔 异种杂交的小麦后代 儿孙(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