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周美成友议帖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岳珂 |
释义 | 周美成友议帖赞原文左太冲赋三都十年,门墙藩溷皆著纸笔。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 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 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仿佛乎。 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 有香奁之泽,以醖其风骨。 体具态全,夫岂一日。 清真之名,公所自出。 诗词问答问:周美成友议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参考注释太冲谓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庄子·应帝王》:“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淮南子·诠言训》:“聪明虽用,必反诸神,谓之太冲。” 高诱 注:“冲,调也。” 三都(1).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季孙 之 费 、 孟孙 之 成 、 叔孙 之 郈 ,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 、 郈 、 成 也。” (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 (3).三个都城。 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 长安 为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 、 吴 都 建业 、 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吴 、 魏 也。” (5).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广都 、 新都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广都 、 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 , 蜀 有三都,谓 成都 、 广都 ,此其一焉。” (6).三个都城。 唐 都 长安 , 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 为东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指 晋 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 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苦相关。”原注:“ 汀 ( 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墙藩亦作“墻藩”。1.围墙和篱笆。《文选·扬雄<甘泉赋>》:“雷鬱律於巖窔兮,电儵忽於墙藩。” 李善 注引《释名》:“藩,篱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赠王定国》:“夏日 蓬山 永,戎葵茂墻藩。” (2).喻边境重臣。 宋 曾巩 《答葛蕴》诗:“忽有海上使,问我及墙藩。” 纸笔(1).纸和笔。书写用具。《周礼·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削” 郑玄 注“今之书刃” 唐 贾公彦 疏:“ 郑 云‘今之书刃’者: 汉 时 蔡伦 造纸, 蒙恬 造笔。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 汉 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也。”《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乞给纸笔,真草唯命。”《晋书·葛洪传》:“﹝ 葛洪 ﹞伐薪以贸纸笔,夜輒写书。” 巴金 《随想录》五:“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 (2).指文章;文字。 晋 陶潜 《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清 李渔 《玉搔头·收奸》:“今日这些薄礼,不便形於纸笔。” (3).指字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双荷 道:‘不该就写纸笔与他?’”《儒林外史》第五回:“ 黄 家的借约,我们中间人立个纸笔与他,説寻出作废纸无用。” 因心谓亲善仁爱之心。《诗·大雅·皇矣》:“维此 王季 ,因心则友。” 毛 传:“因,亲也。” 陈奂 传疏:“因训亲,亲心即仁心。”《旧唐书·孝友传序》:“善於兄弟,必能因心广济。” 宋 岳珂 《桯史·南陵疏文》:“因心荐严,虽前无此比,亦不失臣子尽诚之谊。” 墨池(1).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 汉 张芝 、 晋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州 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跡在。” 宋 曾巩 《墨池记》:“﹝ 临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砚。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 王僧彦 父名 师古 ,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指习书写字处。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未必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记事(1) 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2) 记录的史实 备言详说。《汉书·杜钦传》:“此则众庶咸説,继嗣日广,而海内长安。万事之是非,何足备言。” 晋 杜预 《春秋左传序》:“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 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用是因此。《汉书·赵充国传》:“车輢将军 张安世 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 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槖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安世 用是得免。”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恒恐后世之知言者,用是詬病。”《清史稿·艺文志一》:“令好古之士欲读中秘书者,任其入览。用是海内从风,人文炳蔚,学术昌盛,方驾 汉 、 唐 。” 书法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或者(1)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决定学医或者学法律 (2)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 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 仿佛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凤楼(1).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宋 张孝祥 《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 (2).借指朝廷。 清 沉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标度一系列用线或点标出来的间隔,用来计量距离、数额或数量 香奁亦作“ 香匳 ”。 1.杂置香料的匣子。《周书·艺术传·姚僧垣》:“灵上唯置香奩,每日设清水而已。” 唐 薛能 《送浙东王大夫》诗:“香匳扃凤詔,朱篆动龙坑。” (2).妇女妆具。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猗歟彤管,丽矣香奩。” 南唐 李煜 《挽辞》:“玉笥犹残药,香匳已染尘。” 宋 贺铸 《琴调相思引》词:“赖白玉香匳供粉泽。” 清 陈维崧 《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 (3).借指闺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至 吴融 、 韩渥 香奩脂粉, 杜荀鹤 、 李山甫 委巷丛谈,否道斯极, 唐 亦以亡矣。” 明 高瑞南 《四声怨》曲之七:“风风雨雨,香奩寂寞此时情,几阵心寒枕上听。” 林纾 《桐城派古文说》:“ 中郎 兄弟,几以香奩谐笑入文字矣,一堕其樊中,即生魔障。” 风骨(1) 顽强的风度、气质 风骨奇伟。——《南史· 宋武帝纪》 风骨可鉴 (2) 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魏书·祖莹传》 一日(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清真(1) 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明清时,中国 * 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 * 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公所(1).官府。《清史稿·刑法志三》:“ 天命 元年,諭贝勒大臣曰:‘国人有事,当诉於公所,毋得诉於诸臣之家。’” (2).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同业或同乡组织,除称会馆外,亦名公所。如布业公所,四明公所等。 (3).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旧时的区、镇、乡、村政府,称区公所、镇公所、乡公所、村公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今夜里,我看见你从村公所跑出来的那个神气,我就更不放心,所以住在你对面的殿里。” (4).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旧时亦以称收容处所,如 清 末 扬州 收容乞丐的机关,即名“栖流公所”。帮会组织也称“公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 萧队长 叫 刘胜 去看 李振江 的那天下晚, 刘胜 闯到 韩老六 摆香堂的公所院子里,从玻璃窗户里看见屋里点着灯, 韩长脖 正在跟 李振江 说话。”原注:“公所,青帮公所。” 自出(1).自逃在外。《左传·成公十二年》:“ 周公 出奔 晋 ,凡自 周 无出, 周公 自出故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2).犹自首。《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3).出自于。《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 李谐 《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4).自己制订;自己创建。《北史·齐纪中论》:“ ﹝神武﹞ 迁 鄴 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 陈君举 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5).甥之代称。《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公 ,我之自出。” 杜预 注:“ 晋 外甥。”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 杜甫 李之芳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