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汉宫春慢/汉宫春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汉宫春慢/汉宫春原文春日迟迟。称游人、尽日赏燕芳菲。 新荷泛水,渐入夏景云奇。 炎光易息,又早是、零落风西。 白露1-1点,黄金菊蕊,朝云暮雪霏霏。 光阴迅速如飞。 邀酒朋共欢,且恁开眉。 清歌妙舞,更兼玉管瑶篪。 人生易老,遇太平、且乐嬉嬉。 莫待解,朱颜顿觉,年来不似当时。 诗词问答问:汉宫春慢/汉宫春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参考注释春日(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迟迟(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游人见“游客” 尽日(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赏燕1.光临赴宴。 芳菲(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泛水(1).古水名。故道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南。久湮。 (2).古水名。故道在今 山东省 曹县 北,从古 济水 分出,东北流至 定陶县 北。注入古 菏泽 。久湮。《史记·高祖本纪》:“甲午,乃即皇帝位 氾水 之阳。”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高祖 即位坛在 曹州 济阴县 界。 张晏 曰:‘ 氾水 在 济阴 界,取其氾爱弘大而润下。’” 亦作“泛水”。1.积水。《孙膑兵法·雄牝城》:“军食泛水者,死水也,可击也。” (2).坐船在水上游玩。《南史·梁衡山县侯恭传》:“岂如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3).瓷器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瑠黄椀》:“ 元载 饮食,冷物用磂黄椀,热物用泛水甆器,器有三千事。” 夏景(1).夏日;夏昼。《梁书·刘之遴传》:“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 (2).夏天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新晴夏景好,復此池边地。” 唐 张乔 《送友人东归》诗:“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 (3).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销夏湾》诗:“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炎光(1).阳光。《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震声日景,炎光飞响。” 李善 注:“炎光,日景也。”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孱陵》:“春色卷遥甸,炎光丽近邑。”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熙熙炎光流,竦竦高云擢。” (2).暑气。 宋 柳永 《二郎神》词:“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宋 李清照 《采桑子》词:“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3).指 汉 德, 汉 皇朝。《文选·曹植<王仲宣诔>》:“会遭阳九,炎光中矇。” 张铣 注:“炎光,谓 汉 也。”《晋书·刘元海载记》:“我 世祖光武皇帝 诞资圣武,恢復鸿基…… 显宗孝明皇帝 、 肃宗孝章皇帝 累叶重暉,炎光再阐。”参见“ 炎汉 ”。 火焰;光焰。炎,通“ 焰 ”。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众宾会广坐,明鐙熺炎光。” 晋 潘尼 《火赋》:“衝风激扬,炎光奔逸。” 唐 方干 《酬将作于少监》诗:“由来至寳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 早是(1).已是。 唐 王勃 《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之五:“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絃声。”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他早是一言既出,你可休心下疑惑。”《花月痕》第六回:“再看 秋痕 ,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语。” (2).幸而,幸好。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倒諕我一跳,早是不曾打着我的耳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先生是何言语!早是那小娘子不听得哩,若知呵,是甚意思!”《西游记》第二三回:“ 悟空 这泼猴,他把马儿惊了,早是我还骑得住哩!” 零落(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白露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黄金菊菊花。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诗:“因招白衣人,笑酌黄金菊。” 王琦 注:“《艺文类聚》:《续晋阳秋》曰: 陶潜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 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朝云(1). 巫山 神女名。 战国 时 楚怀王 游 高唐 ,昼梦幸 巫山 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唐 元稹 《白衣裳》诗:“閒倚幈风笑 周昉 ,枉抛心力画 朝云 。”参见“ 朝云暮雨 ”。 (2).人名。 北魏 河间王 元琛 之婢。 唐 朱揆 《钗小志·善吹箎》:“ 河间王 侍儿 朝云 ,善吹箎,诸 羌 叛,王令 朝云 假为老嫗吹箎, 羌 皆流涕復降,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嫗吹箎。’” (3).人名。 宋 苏轼 之妾。本为 钱塘 妓,姓 王 , 苏轼 官 钱塘 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 轼 学书,并略通佛理。 轼 贬官 惠州 ,数妾散去,独 朝云 相随。 清 陈维崧 《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每遣 白公 留 阿素 ,却教 坡老 买 朝云 。”参阅 宋 苏轼 《朝云墓志铭》、《<悼朝云诗>引》。 (4).早晨之云。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霏霏(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3).飘洒,飞扬。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纷乱貌。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復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迅速快速 迅速的援助 酒朋酒伴。 宋 柳永 《归去来》词:“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 开眉笑,开颜。亦喻舒心。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歧分两迴首,书到一开眉。” 宋 范仲淹 《登表海楼》诗:“一带林峦秀復奇,毎来凭槛即开眉。”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六章:“渔民们一年有三个海季在海上漂,都吃不到一顿开眉饭。” 清歌妙舞形容歌舞悦目动听 可人意清歌妙舞,酬吾志美酒鲜鱼。——《元曲选·丽春堂》 更兼更加上。《水浒传》第六一回:“惟此 北京 ,是 河北 第一个去处;更兼又是 梁中书 统领大军镇守,如何不摆得整齐?”《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自从 安老爷 的老太爷手里,因晚年好静,更兼家里人口稀少,住不了许多房间,又不肯轻弃祖业,倒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又办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爷去祭那婆娘;更兼动了公事,申请大宪,和那婆娘奏请旌表,乞恩准其建坊。” 玉管亦作“ 玉琯 ”。1.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汉书·律历志上》“竹曰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礼乐器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旧唐书·音乐志三》:“律周玉琯,星迴金度。” (2).泛指管乐器。 北周 庾信 《赋得鸾台》诗:“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臺。” 宋 辛弃疾 《菩萨蛮·和夏中玉》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是谁将玉管吹,我这里潜身在花下听。” (3).毛笔的美称。 隋 薛道衡 《咏苔纸》:“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群音类选·点绛唇·相思》曲:“挑银灯,拂锦牋,摘玉管,磨穿砚,写了俏姻缘。” 清 蒋春霖 《鹧鸪天》词:“临玉管,试琼甌,醒时题恨醉时休。” (4).竹的美称。 唐 韩琮 《风》诗:“凉飞玉管来 秦 甸,暗褭花枝入 楚 宫。”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 (5).山岩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始知 书字巖 之即为 玉琯 ,而此为 九疑山 之中也。” 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太平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乐嬉嬉喜悦貌。 唐 白居易 《观儿戏》诗:“齠齕七八岁,綺紈三四儿,弄尘復鬭草,尽日乐嬉嬉。” 朱颜(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阳王刘钦传》:“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3).美色;美女。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4).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6).脸红。羞赧之色。《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顿觉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