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绍昙 |
释义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原文岩桂飘香,井梧凋叶。活祖师机,重重漏洩。 见得分明眼似眉,道得完全舌如结。 诸人要知亲切句麽,蒲1一1团三月冷如冰,今朝稳坐,静听渠分说。 诗词问答问:偈颂一百一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参考注释岩桂木犀的别名。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砌兰亏半影,巖桂发全香。” 宋 杨万里 《瑞香花》诗:“树如巖桂不胜低,花比素馨幽更奇。”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桂》:“ 宋 张邦基 《墨庄漫録》云:木犀花黄深而大,一种花白浅而小, 湖南 呼九里香, 江 东呼巖桂, 浙 人曰木犀。” 飘香被和缓的气流飘送且能被感觉到的香味 她经常使用的那种清雅、温和的香水的微弱飘香 祖师(1) 学术或技艺上创立派别的人 (2) 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 重重(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得分在游戏或比赛中得一分或记一分 在第七局中得分 明眼(1).使眼睛明亮。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用朱墨以点头。” (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宋 苏轼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诗之二:“乘轩故自非明眼,终日僛僛舞爨薪。”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表而出之,以俟明眼君子云。”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而诸儒之著譔,传之天下后世,明眼深造,岂繄无人!” (3).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於门上,名曰明眼。” 完全(1) 弥补 完全缺陷 (2) 应有尽有;齐全 他的话没有说完全 (3) 全部 完全错了 诸人(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亲切(1) 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 态度亲切 (2) 亲密;亲近 (3) 热情关切 三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今朝(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静听仔细地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 泰山 之形。”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索性不则一声,妆睡在那里静听。” 茹志鹃 《黎明的故事》二:“妈妈……有时停了笔,侧耳静听一下。” 分说分门别类地(或分项地)说明,与“总说”相对 先总说,后分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