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贺新凉(次拙逸刘直孺维扬客中贺新凉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榘 |
释义 | 原文襟度天为侣。价平生、放浪江湖,浮云行住。倒挽峡流归笔底,衮衮二并四具。何尚友、沧波鸥鹭。藻黻皇猷君能事,况贤书、两度登天府。急著手,佐明主。 诗词问答问:《贺新凉(次拙逸刘直孺维扬客中贺新凉韵)》的作者是谁?答:张榘 参考注释襟度胸襟;胸怀度量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放浪(1).放纵不受拘束。 晋 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唐 吴筠 《高士咏·柏成子高》:“ 大禹 受禪让, 子高 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三:“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 (2).指行为不检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适 小红 送茶至, 韩 戏捻其腕, 红 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门,郎君便尔放浪耶!’”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仿佛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几分关系:几曾见戴了绿头巾的人会走好运的?” (3).浪游;浪迹。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孤舟小於叶,放浪烟水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赵牧》:“有俊才,负奇节,遂捨场屋,放浪人间。”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陶庄》:“每午餐后,必芒鞋竹笠,放浪於山巔水涯。” 郭沫若 《蒲剑集·关于屈原》:“其实‘放流’只是放浪, 屈原 被疏之后居于闲位,曾向四处游历过而已。” 浮云(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行住行走或停留。谓一举一动。 唐 李嘉祐 《送 * 上人归湖州》诗:“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禪。” 唐 寒山 《诗》之 * :“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鬒髮时,行住须努力。” 笔底犹笔下。 唐 刘禹锡 《答乐天见忆》诗:“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懂得他们性格中最细微的部分时,人物才能在作家笔底活起来。” 衮衮(1) 大水奔流不绝、旋转翻滚的样子。同“滚滚” 不尽长江衮衮来 (2) 说话滔滔不绝的样子 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晋书·王戎传》 (3) 神龙卷曲的样子 二并四具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语本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 宋 张榘 《贺新凉》词:“倒挽峡流归笔底,衮衮二并四具。” 尚友(1).上与古人为友。《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宋 朱熹 《陶公醉石归去来馆》诗:“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二理学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 宋 儒,虽 江 浙 文士之藪,其仕朝者无一人以理学著。” (2).指与高于己者交游。 明 李贽 《覆耿中丞书》:“僕尚友四方,愿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 沧波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皇猷帝王的谋略或教化。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帝图必举,皇猷谐焕。”《北史·牛弘传》:“今皇猷遐阐,化覃海外。”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朔 ,拜命宣皇猷。”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孙准奏》:“只为奸邪元老,济恶羣雄,浊乱皇猷。”《清史稿·礼志一》:“ 太祖 肇兴帝业, 太宗 继述皇猷,功德并隆,咸宜崇祀。” 能事(1) 原指能做到的事,后指擅长的本事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能干 此人果真能事 贤书语本《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羣吏献贤能之书于王。”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 宋 洪适 《回傅解元状》:“造牓外臺,占贤书而独步。”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徐相仇》:“ 汪 归应试,即以是年登贤书。” 清 赵翼 《外孙金皋京闱发解喜赋》:“喜听星邮报,贤书捷鹿鸣。”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弱冠幸登贤书,南宫屡次报罢,幸而获售,已近中年。” 登天(1).升天。《左传·成公十年》:“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庄子·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宋史·神宗纪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庆寧宫 ,尝梦神人捧之登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九节:“ 秦国 西有 仪渠国 ,父母死,火烧遗体,称为登天。” (2).指登帝位。《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 黄帝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人将失之耶?’” 王冰 注:“ 黄帝 后铸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 清 俞樾 《内经辨言》:“成而登天,谓登天位也。《易·明夷》传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可説此经登天之义。故下文即云:‘迺问於天师。’迺者承上之词,见 黄帝 既登为帝,乃发此问也。” (3).指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极难。《孟子·尽心上》:“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问 《跋闲闲自书乐善堂诗》:“从善如登天,从恶如弃屣,而於趋舍乖,知之不审耳。”《水浒传》第七二回:“花魁的风流声价,播传寰宇,求见一面,如登天之难,何况亲赐酒食。”《红楼梦》第十回:“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想找这么个地方儿,我告诉你説罢,比登天的还难呢!” 明主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瓜步地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下有 瓜步镇 。古时 瓜步山 南临 大江 , 南北朝 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 北魏 太武帝 攻 宋 ,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 江 威胁 建康 (今 南京市 )。 明 清 时设巡检司于 瓜步镇 。步,今写作“埠”。 唐 白居易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诗:“日落 龙门 外,潮生 瓜步 前。” 宋 陆游 《登赏心亭》诗:“黯黯 江 云 瓜步 雨,萧萧木叶 石城 秋。”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南内方看起 桂宫 ,北兵早报临 瓜步 。” 剪灯修剪灯芯。后常指夜谈。 樽酒(1).杯酒。《易·坎》:“樽酒簋贰,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2).代指酒食。 唐 罗隐 《谗书·后雪赋》:“ 梁王 咏叹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羁旅亦作“羇旅”。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因 晋 中兴,南渡 江 ,卒为羈旅。”《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机 以羇旅事 颖 ,一旦顿居诸将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词:“ 吴 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羈旅。” 逗晓破晓,天刚亮。 宋 周邦彦 《凤来朝·佳人》词:“逗晓看娇面。小窗深、弄明未遍。” 宋 赵希鹄 《研屏辨》:“逗晓不辨道路,为一石所碍。” 笺传注释,解说文义。 宋 欧阳修 《读书》诗:“篇章异句读,解詁及笺传。”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盖笺传之学,惟《春秋》为难工。” 金缕(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一片(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瑰词亦作“ 瑰辞 ”。亦作“瓌辞”。瑰丽的文辞。 汉 崔瑗 《河间相张平子碑》:“瓌辞丽説,奇技伟艺。” 唐 张九龄 《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倜儻大节,磊落瑰词。”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故有常语尽雅,毕才技以造瑰辞,犹几不及俗者, 唐 世 颜师古 、 许敬宗 之伦是也。” 绮语(1).佛教语。涉及闺门、 * 等华艳辞藻及一切杂秽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 南朝 梁武帝 《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綺语过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实论》:“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綺语。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或虽利益,以言无本,义理不次,恼心説故,皆名綺语。” (2).指纤婉言情之辞。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綺语者,託言 温 韦 。”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或是竟顺流忘反,成绮语淫话的烂小说生涯。” (3).华美的语句。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绮语洗晴雪,娇辞哢雏鸎。”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新诗綺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语:意义藴藉或新奇,读之有餘味者。诗歌等文用之,小学教科书选用宜极少。” 独茧亦作“ 独蠒 ”。1.即独茧丝。 晋 陆机 《漏刻赋》:“口纳胸吐,水无滞咽,形微独蠒之绪,逝若垂天之电。”参见“ 独茧丝 ”。 (2).相传仙人 园客 养蚕得茧大如瓮,一茧缫丝数十日始尽。故亦以“独茧”指个大、丝长之茧。 唐 陆龟蒙 《素丝》诗:“ 园客 丽独茧,诗人吟五緵。” 宋 苏轼 《瓶笙》诗:“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蠒长繅 女媧 笙。” 王文诰 辑注引 程縯 曰:“《列仙传》: 园客 养蚕成五色,独蠒繅之,经月不絶。” 成长(1) (2) 长到成熟阶段 (3) 向成熟阶段发展 当代目前这个时代 文章伯对文章大家的尊称。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宋 曾巩 《寄致仕欧阳少师》诗:“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元 薛昂元 《殿前欢·冬》曲:“十年前一秀才,黄齏菜,打熬到文章伯。” 清 黄遵宪 《玄武湖歌和龙松岑》:“承平公子文章伯,酒龙诗虎争崔嵬。” 弹铗(1).弹击剑把。铗,剑把。《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 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 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 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復弹其鋏,歌曰:‘长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 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 客我。’后有顷,復弹其剑鋏,歌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 问:‘ 冯公 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 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於是 冯諼 不復歌。”后因以“弹鋏”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干求。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赵英才书》:“子架学区中,飞才甸外,不肯扫门觅仕,復懒弹鋏求通。”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积薪为恨。” 明 王世贞 《答陈淮安玉叔书》:“ 沉嘉则 、 魏季朗 诸君从门下游,甚善;然渠辈尚以多弹鋏之叹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鋏与谁论。” (2).谓寄食权门。 唐 于武陵 《过侯王故第》诗:“不知弹鋏客,何处感新恩。” 清 徐乾学 《北征》诗:“入市碎琴易,依 * 鋏难。” (3).或谓思归。 明 郭登 《送岳季方还京》诗:“身留塞北空弹鋏,梦绕 江 南未拂衣。” 辞去(1).辞别而去。《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孔丛子·独治》:“ 叔孙通 遂辞去,以法仕 秦 。”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2).去世的婉辞。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老身姓 温 ,夫主姓 刘 ,早年辞去,别无儿男。” (3).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到 上海 谋职。 共济(1).谓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宋书·沉攸之传》:“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 ,意与公合。故宜会同。且委用属吏、量派夫役,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 (2).犹言互相帮助。 唐 杜甫 《诸葛庙》诗:“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清 吴伟业 《阆州行》:“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 孤舟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