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清音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清音斋原文园内此斋古,入门便得之。 鸣鞭不十里,可以憩移时。 更换肩舆进,趁凉山径披。 穹窿峰顶塔,待我咏新诗。 诗词问答问:清音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 参考注释入门(1) 初级读物;任何知识或业务的初始门路 技术入门 (2) 初步学会 入门师傅 鸣鞭(1) 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可以(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移时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 祐 越坛共小史 雍丘 、 黄真 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五代 王周 《会哙岑山人》诗:“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笻。”《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移时之间,就坛前起一阵大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无日不詔入,语必移时。” 更换调换;替换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天可更换。——《风景谈》 肩舆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趁凉见“ 趁凉 ”。 亦作“ 趁凉 ”。亦作“趂凉”。1.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唐 白居易 《晚庭逐凉》诗:“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明 唐寅 《题画》诗之二:“长夏山邨诗兴幽,趂凉多在碧泉头。” (2).趁凉爽之时。 宋 陆游 《秋后一日风雨》诗:“趁凉谋社酒,乘润理园蔬。”《水浒传》第十六回:“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 清 蒲松龄 《农桑经·农经·治茅》:“麦后耕之最妙。是时天热,宜早晚趁凉。” 山径山中小道 山径幽幽 穹窿(1) 指天 (2) 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 峰顶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新诗(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