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戏题沈周支硎遇友卷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戏题沈周支硎遇友卷原文沈周写寒山,却弆盘山处。 盘中之溪亭,更肖龙井趣。 佳卷于斯披,将以清诸虑。 问虑清也无,纷然者何据。 诗词问答问:戏题沈周支硎遇友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四 2. 是处溪亭肖西湖龙井式为之偶来汲泉煮茗展阅此卷俨然南巡景趣 参考注释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事科举,以绘画作诗为业。擅画山水,中年后所绘大幅风格沉着浑厚。亦作细笔,人称“细沈”。兼工花鸟、人物。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工书善诗文。有《东庄图》等存世。著有《石田集》。 寒山(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盘山沿山盘绕 盘山公路 溪亭临溪水的亭子。 唐 张祜 《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龙井浙江杭州龙井一带产的一种绿茶 于斯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