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王总领生日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魏了翁 |
释义 | 王总领生日原文古来五大不在边,国家长虑初解弦。西南计臣授鈇钺,独以一手击半天。 三边将士趋节制,百城吏民服威惠。 载宣宽诏问无恙,扶藜往听翁颜喜。 我图尔土居未怡,室家仅葺风雨欺。 波涛沄沄逐风靡,山色澹澹忧陵夷。 机空络纬那可织,徽穿虎豹畴能识。 秦门夕澻虽平安,燕帐秋弓未休息。 翁颜且喜旧观还,尚恐世事愁无端。 祝公为民久远虑,忧雇期使西南宽。 美官厚禄等閒耳,得君得时不易然。 君不见富公在青州,多於中令廿四年。 诗词问答问:王总领生日的作者是谁?答:魏了翁 参考注释古来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五大(1).指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等五种人。《左传·昭公十一年》:“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 孔颖达 疏引 贾逵 云:“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也。”《晋书·李特载记》:“《传》云‘五大不在边’,将军起兵始尔,便遣 李庠 握强兵於外,愚窃惑焉。” (2).指知、武、工、商、农。《逸周书·文酌》:“五大:一大知,率谋;二大武,剑勇;三大工,赋事;四大商,行贿;五大农,假贷。” (3).佛教称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为五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宝亮》:“二施等於前,五火陈於后。” 唐 窥基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 章炳麟 《无神论》:“凡云幻有者,固与絶无有别,若意识为幻有,五大亦属幻有。” 不在(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国家(1) 长期占有一块固定领土,政治上结合在一个主权政府之下的人民的实体;一种特定形式的政府、政体或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世俗国家 福利国家 * 国家 在中国,铁路属于国家 国家机器 国家监狱 国家银行 国家所有制 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大事 * 我们的权利受国家保护 国家之首 国家安全 (2) 由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并且具有或多或少确定的领土和一个政府的人民的共同体 中国是有成文宪法的国家 西方国家 新近独立的国家 国家的形势 这是个英雄的国家 (3) 由人民共同体所占据的土地 亚洲国家 殖民地国家 这个国家有几条大河 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 第三世界国家 他曾在许多国家居住过 美丽的国家 长虑从长远考虑。《管子·大匡》:“智者究理而长虑,身得免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 西南(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计臣(1).谋臣。《孔丛子·对魏王》:“ 子高 谓 魏王 曰:‘臣入 魏国 ,见君之二计臣焉: 张叔 谋有餘, 范威 智不逮,然其功一也。’”《史记·苏秦列传》:“臣闻明主絶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彊兵之计臣得陈忠於前矣。”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 大河 自古未始可涉,独 后魏 尒朱兆 自 富平津 亦涉渡而 袭 淮,大抵患在计臣之左谋,而俾小人因得归之於数,寧不痛哉!” (2).掌管国家财赋的大臣。 宋 彭龟年 《贺江西李漕启》:“躋荣廷阁,岂徒示天下之美名;增重计臣,所以踵皇华之故事。”《明史·李汝华传》:“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歛百姓。” 鈇钺(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荀子·乐论》:“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忠臣竭诚不顾鈇鉞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 颜师古 注:“鈇,所以斫人,如今莝刀也。”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疏远小臣,腰领不足以荐鈇鉞。”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八》:“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2).泛指刑戮。《南史·何尚之传》:“﹝ 范曄 ﹞宜出为 广州 ,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鈇鉞。”《西游记》第二五回:“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鈇鉞。” 清 洪昇 《长生殿·献饭》:“谁肯再甘心鈇鉞,来奏君王。” (3).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鉞,然后杀。” 孔颖达 疏:“赐鈇鉞者,谓上公九命得赐鈇鉞,然后邻国臣弑君、子杀父者,得专讨之。”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有弓矢鈇鉞之权,皆国之元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上篇十二》:“ 文王 当 商 命未改之时,犹然受 商 之鈇鉞以专征。” (4).借指将军幕府。 唐 喻凫 《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诗:“清晨鈇鉞内,只献白云吟。” (5).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参十星,一曰参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鉞,主斩刈。” 一手(1) 技能或本领 业务上有一手 (2) 指耍手段 他这一手真毒辣 (3) 一个人 一手包办 半天(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边将防守边疆的将帅。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君后三岁当为边将。” 宋 鲜于侁 《九诵·双庙》:“訏谋颠置兮,边将怙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本来,边将凭藉国家的威力,侵侮邻国来求富贵,是常有的事。” 节制(1) 限制;控制 发现难以节制她的胃口 (2) 指挥管辖 节制三军 皆属荣所节制。——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百城(1).指各个城邑。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百城烟歭,望秋露而乘风;千室云开,合宵霆而组化。”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知县张时旸授文林郎制》:“今长吏有遵奉詔条往復有闻者,吾用以表率新政,颁播百城,如不及焉。”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 (3).见“ 百城书 ”。 民服平民的衣服。 明 宋濂 《遯耕轩记》:“官居与氓廛孰安,章綬与民服孰华?”《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时 仲言 有母服,难入禁中,乃使衣民服,号 王山人 。” 威惠(1).犹威福。谓持势弄权。《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而 竇宪 矜三捷之効,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参见“ 威福 ”。 (2).犹威恩。声威和恩泽。《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 隋 室无主,海内鼎沸,以公威惠,号令 岭 表。”《明史·把匝剌瓦尔密传》:“ 顺帝 之世,天下多故, 云南 僻远,王抚治有威惠。” 宽诏《后汉书·侯霸传》:“每春下宽大之詔,奉四时之令,皆 霸 所建也。”后因以“宽詔”谓放宽禁律或实行宽赦的诏书。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宽詔随春出内朝,三军喜气挟狐貂。” 无恙(1) 无灾祸 岁亦无恙耶?——《国策·齐策》 安然无恙 (2) 平安;没有疾病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国语·齐策》 无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无恙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别来无恙? 土居(1).指在某区域内的固定住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蛮夷虽附阻巖谷,而类有土居,连涉 荆 交 之区,布护 巴 庸 之外,不可量极。” (2).世代居住。《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流民所至之处随即係官房舍,并劝諭土居之家、寺观庙宇,权与安存。”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你可是土居也,可是寄居?”《水浒传》第六一回:“这人是 北京 土居人氏。” (3).当地的房舍。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予以罪废无所归,旅於 吴 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闢之地,以舒所怀。” 室家(1).房舍;宅院。《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 曾运乾 正读:“言为国如作室,既高其垣墉,以防大寇,亦当塞向墐户,以防宵小。”《论语·子张》:“譬之宫墙, 赐 之墻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 吴翁 乃于生时预为葬地,其营壙也如营其室家,其植木於墓也,如植於园圃。”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国民皆诗,亦皆诗人之具,而 德 卒以不亡。此岂篤守功利,摈斥诗歌,或抱异域之朽兵败甲,冀自卫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 (2).夫妇。《诗·周南·桃夭》:“ *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孔颖达 疏:“《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 朱熹 集传:“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汉书·匡衡传》:“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孙秀 降 晋 , 晋武帝 厚存宠之,妻以姨妹 蒯氏 ,室家甚篤。”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今 秦 氏已诛,天下且定,民之父子室家,皆得保完以相守也。” (3).妻子。《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 安定 皇甫规 妻者,不知何氏女也。 规 初丧室家,后更娶之。” 宋 庄季裕 《鸡肋篇》卷中:“ 广南 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妇女多嫁於僧。”《剪灯新话·爱卿传》:“﹝ 爱卿 ﹞乃收泪自叙曰:‘妾本娼流……幸蒙君子求为室家。’”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情引》:“我 淳于毅 年逾弱冠,未有室家,假如得配如此,方不负歷年择配之苦心呢。” 郭沫若 《<虎符>后话》:“ 信陵君 没有后,可以作为他本没室家的一个旁证。”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诗·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楚辞·大招》:“室家盈庭,爵禄盛只。”《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过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隆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诗:“篤论尊 尼父 ,清裁企 仲由 。当追君子躅,不与室家谋。” 马君武 《从军行》:“军人别慈母,整装赴前敌……生儿奉祖国,岂为室家谋。” (5).家家,家家户户。《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惟民罔知,合语则圣。凡有詔令,率先惠慈,固已遐邇争传,室家胥庆。”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波涛(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沄沄(1).水流汹涌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山川颂》:“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 唐 宋务光 《海上作》诗:“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清 刘大櫆 《浮山记》:“至峡之将尽,有巖石理凹凸纤密,如浮沤,如波浪之沄沄。” (2).形容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一:“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清 姚鼐 《诣岳麓书院有述》诗:“回艫天地晚,空悵逝沄沄。” (3).喻长远流传。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能令大君,声容沄沄。”《宋史·乐志九》:“声容沄沄,被于八荒。” (4).纷繁;纷乱。 汉 徐干 《中论·谴交》:“飢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沄沄,俾夜作昼。” 宋 文天祥 《贺何尉书》:“别后不图事变沄沄,天下大事几去。”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言出风靡,会行景从。——《三国志·贺邵传》 山色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陵夷(1).山坡缓平貌。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故峻则 楼季 难三刃,陵夷则牧竖易山巔。” (2).由盛到衰。衰颓,衰落。《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汉书·成帝纪》:“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颜师古 注:“陵,丘陵也;夷,平也。言其頽替若丘陵之渐平也。” 唐 白居易 《立碑》诗:“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明史·熹宗纪赞》:“ 明 自 世宗 而后,纲纪日以陵夷。”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我们优秀的 中华 民族,终不会长此陵夷,未来的艺术天才已经在负势竞上。” (3).平夷;平毁。 王西彦 《鱼鬼》:“那里原是块废弃了的义冢地,由于年代久远,古旧的坟墓几乎全数陵夷了。” 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虎豹(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平安(1) (2)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平安无事 (3) 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 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 (4) 指心境平静安定 心很平安 休息(1) 休养生息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汉书·昭帝纪赞》 (2) 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 她星期天才得到休息 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孟冬纪》 (3) 停止 斡流迁徙,固无休息,终则有始,孰知其极。——《鹖冠子·世兵》 万物变化,固亡休息。——《汉书·贾谊传》 且喜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旧观旧时的样子 世事(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无端(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远虑作较长远的考虑 美官(1).清要之职。 宋 王禹偁 《进端拱箴表》:“改拾遗补闕之名,设司諫正言之位。必须端士,方称美官。” (2).位高禄厚之官。《宋史·胡铨传》:“偷懦则不知立国,苟安则不戒酖毒,附会则覬得美官,小人之情状具於此矣。” 宋 陆游 《跋傅正议至乐庵记》:“妄男子往往起閭巷,取美官。” 厚禄(1).优厚的俸禄。《墨子·尚贤中》:“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於世者,固所不能安也。” 唐 杜甫 《狂夫》诗:“厚禄故人书断絶,恒饥稚子色凄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合得上厚禄高官,都只为积祖承恩相挈带。” (2).指食禄丰厚之士卒。《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 陈奇猷 校释:“古者士亦食禄,厚禄即指厚禄之士。” 得君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得时(1).获得时机。《国语·越语下》:“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后汉书·冯衍传上》:“且 衍 闻之,得时无怠。” (2).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宋 曾巩 《桐树》诗:“得时花叶鲜,照影清泉助。” (3).遇合机缘;行时走运。 唐 李涉 《六叹》诗序:“清江、白云、孤山、远屿,皆得时之人吟咏性情耳。”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夫亨者……於人为得时茂勋,於国为圣贤相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四》:“ 钱文通 ……曾在内学堂教书, 怀恩 太监出其门下,后 恩 得时,遂援引以至要路。”《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娼》:“得时的二爷们把帖换,威风凛严。” 不易(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青州(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薮》:“今 汉 有九州之藪…… 青州 曰 孟诸 ,不知在何处。”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地连 尧 泰岳 ,山向 禹 青州 。” (2).州、府名。 汉 置 青州 。 魏 及 晋 初因之。 南北朝 仍置州,治所屡迁,辖领不一。 隋 废。 唐 初复置州,后改 平卢军 节度使。 五代 及 宋 因之。 元 改 益都路 。 明 改为 青州府 , 清 因之。旧治在今 山东省 青州市 。参阅《嘉庆一统志·青州府》。 (3).见“ 青州从事 ”。 中令(1).中书令的省称。 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王献之 为中令。 献之 少而标迈,不寻常贯,为一时风流之冠。 献之 卒,以 王珉 为中书令。世谓之 大王令 、 小王令 也。” 唐 许浑 《出永通门经李氏庄》诗:“力保山河家又庆,祗应中令敌 汾阳 。” 宋 王禹偁 《三月二十七日偶作简仲咸》诗:“请看富贵 赵中令 ( 赵普 ),已作 北邙 山下尘。” (2). 金 职官名。正七品。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