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项安世 |
释义 | 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原文葛公未易谈,佳处当自晓。轻身托人生,岁晚那得保。 哀哉杨德祖,所恨机太早。 文若岂不迟,万变要难了。 书生法当骄,正惧此身小。 空桑视汤幣,不博一介草。 向来磻溪人,所愿直钩老。 孔明平生志,岂必书江表。 但从德翁游,时和司马好。 胸中管乐事,本自不足道。 所以刘葛交,终焉契鱼藻。 旧时耕凿地,千岁迹未扫。 客来访遗事,泪落日杲杲。 罔头双白鹭,飞去何渺渺。 诗词问答问: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参考注释未易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佳处(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轻身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托人1.付托于他人。 2.犹假手。利用别人。 3.请托他人。 那得1.怎得;怎会;怎能。岂不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书生(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法当理应,应当。《后汉书·孔融传》“ 融 幼有异才” 李贤 注引《融家传》:“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王浪仙》:“今夕二鼓后,法当有妇人告急者。” 空桑(1).传说中的山名。产琴瑟之材。《周礼·春官·大司乐》:“ 空桑 之琴瑟, 咸池 之舞,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楚辞·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 空桑 兮从女。” 王逸 注:“ 空桑 ,山名,司命所经。”《汉书·礼乐志二》:“ 空桑 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颜师古 注:“ 空桑 ,地名也,出善木,可为琴瑟也。” (2).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楚辞·大招》:“魂乎归徠,定空桑只。” 王逸 注:“空桑,瑟名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3).空心桑树。《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 (4).指非父母所生,来历不明者。《旧唐书·傅奕传》:“ 萧瑀 非出於空桑,乃遵无父之教。”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此生不是空桑出,不报寃讐不姓 张 。”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祀记》:“人非空桑而生,孰不本之于祖者。”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古人一举足而不忘父母。小侄身非出於空桑,顶冠束带,立於天地之间,列於縉绅之末。” (5).指僧人或佛门。 元 杨载 《次韵钱唐怀古》:“空桑説法黄龙听,贝叶繙经白马驼。” 清 龚自珍 《摸鱼儿·乙亥六月留别新安作》词:“空桑三宿犹生恋,何况三年吟绪!” 一介一个 一介之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向来(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磻溪水名。一名璜河。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兹谷,北流入渭水。相传吕尚(姜太公)垂钓于此而遇周文王 所愿(1).愿望;希望。《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孔子 也。” 晋 陶潜 《闲情赋》:“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 (2).指愿意去的地方。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直钩亦作“ 直鈎 ”。 1.传说 姜太公 出仕前钓于 渭 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唐 方干 《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羆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孔明(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 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 (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 史迁 ,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吕向 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 唐 王维 《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 (3).指明显。 唐 韩愈 《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4). 诸葛亮 的字。 三国 蜀 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 末,隐居 隆中 ,世称“卧龙”。 刘备 三顾草庐,他提出联 吴 抗 曹 的策略,遂成为 刘备 的主要谋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 卧龙 得 孔明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画八卦的 伏羲 。”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岂必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时和天气和顺。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时和,不肖遭其安;不和,虽圣逢其危。”《宋书·文帝纪》:“今因四表无尘,时和岁稔,復获拜奉旧塋,展罔极之思。” 唐 崔铉 《进宣宗收復河湟诗》:“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司马(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姓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管乐管乐器的演奏,尤指区别于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 许多管乐细节都漏掉了 本自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 孟郊 《婵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不足道(1) 不值得去说它 个人的得失是不足道的 (2) ——毛 * 《纪念白求恩》 所以(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鱼藻(1).即水藻。语本《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郑玄 笺:“藻,水草也。” 南朝 宋 孝武帝 《济曲阿后湖诗》:“惊澜翻鱼藻,頳霞照桑榆。” (2).见“ 鱼藻池 ”。 时耕谓春耕。《国语·齐语》:“及寒,击菒除田,以待时耕。” 韦昭 注:“时耕,谓立春之后。” 千岁(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来访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遗事前辈或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于其遗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落日夕阳 杲杲明亮的样子 其(表祈求语气)雨其雨,杲杲日出。——《诗·卫风·伯兮》 杲杲为日出之容,灑灑拟雨雪之状。——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白鹭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吓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