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秦楼 客中端午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朱唏颜 |
释义 | 过秦楼 客中端午原文水碧纱厨,月圆纨扇,悄悄午窗曾共。祛愁楚艾,照眼安榴,节物把人传送。 无奈长昼如年,莺趁吟情,蝶迷乡梦。 怅归期多误,暮云凝望,乱愁如葑。 谁念我、闷对骚经,慵寻遗谱,冷落赴湘琴弄。 醒魂正渴,筒碧初乾,买健听人呼*。 不似归来故园,同泛香蒲,频倾春瓮。 尽痴儿呆女,齐唱湖楼兴动。 诗词问答问:过秦楼 客中端午的作者是谁?答:朱唏颜 参考注释碧纱厨见“ 碧纱幮 ”。 纨扇用细绢制成的团扇 悄悄(1) 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愁楚忧愁痛苦。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他愁楚地说:‘原来我们盘算这粮站是临时的,打 榆林 是十来八天的事。’”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这个女人有什么愁楚心事啊?” 照眼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安榴安石榴的省称。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同八年秋九月》诗:“长乐含初紫,安榴拆晚红。” 唐 皮日休 《石榴歌》:“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安榴千万粒。” 宋 卢祖皋 《水龙吟·淮西重午》词:“流光又是,宫衣初试,安榴半吐。”参见“ 安石榴 ”。 节物(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传送(1) 把一处的东西送到另一处 (2) 通过媒介传递 由短波无线电传送的一则消息 无奈(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吟情诗情;诗兴。 宋 赵师秀 《秋色》诗:“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八:“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 元 张可久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杨驹儿墓园》曲:“放吟情,写新声,寄春鶯,明年来此赏清明。” 迷乡令人迷惑的境界。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无所不为因赌起,英雄何苦陷迷乡。” 归期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凝望注目远望 骚经指《离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 宋 陈与义 《墨戏》诗之一:“併入晴窗三昧手,不须辛苦读《骚经》。” 清 黄遵宪 《放歌用前韵》:“不然痛饮读《骚经》,望 衡 九面浮 湘 舲。” 柳亚子 《题屈大夫遗像》诗:“ 张楚 亡 秦 计已讹,《骚经》一卷自嵯峨。” 遗谱指前代留下的乐谱、茶谱、棋谱等。 元 耶律楚材 《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録。” 元 陈樵 《三泉》诗:“ 江夏 《茶经》有遗谱, 南磳 水乐变新声。”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弈秋 、 杜夫子 、 王抗 、 江虨 、 王积薪 ,滑能之技,不知云何?即其遗谱,亦无復传者矣。” 冷落(1) 冷清;不热闹 狭窄冷落的胡同 门前冷落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2) 冷待 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叶狭长,夏季开花,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形如蜡烛,有绒毛,可做枕头心;叶片可编织席子、蒲包、扇子。花粉称蒲黄,用为止血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龙舟飞竞。” 春瓮酒瓮。亦指酒。 唐 皎然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宋 苏轼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刘贡父》:“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 清 赵翼 《近局将遍计日言旋再迭留别》诗:“预订明年看花会,又烦春瓮倒床头。” 痴儿呆女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齐唱齐声而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