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潘幼南比部任扬州教授六年矣,一毡坐冷,鸡肋难归,今春寄诗述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方仁渊 朝代:清代 |
释义 | 原文彩霞飞尽剩孤云,鲁殿灵光只有君。 苜蓿斋厨怀旧友,莼鲈风味怨离群。 一春阴雨连天暗,三月寒衣待日曛。 菜麦已伤薪米贵,故乡风景报于君。 诗词问答问:《潘幼南比部任扬州教授六年矣,一毡坐冷,鸡肋难归,今春寄诗述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方仁渊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参考注释彩霞彩色的云霞 孤云(1).单独飘浮的云片。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二:“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 长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诗:“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鲁殿灵光汉 代 鲁恭王 建有 灵光殿 ,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后因以“鲁殿灵光”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柳亚子 《六月一日初谒白石老人齐璜于快车胡同赋呈一首时老人年八十有九矣》:“缶庐不作茫夫逝, 鲁 殿 灵光 白石翁 。” 李致忠 《略谈建国以来北京图书馆入藏的善本书》:“ 辽 金 书禁甚严,能流传至今者屈指可数,《赵城金藏》的传世,于保存 金 代刻书的标本方面,亦有 鲁 殿 灵光 之耀。”亦省作“ 鲁灵光 ”。 宋 陆游 《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今 周 器 汉 札虽不可復见,而《修禊序》、《乐毅论》如 鲁 灵光 岿然独存,意有神物护持,非适然也。” 金 元好问 《应州宝宫寺大殿》诗:“竭国想从 辽 盛日,閲人真是 鲁 灵光 。” 元 缪鉴 《题悟空寺》诗:“不到招提二十霜,眼明还识 鲁 灵光 。” 清 钱谦益 《<蔡大美集>序》:“以词赋家推之, 大美 亦今之 鲁 灵光 矣。” 柳亚子 《 * 先生六十寿诗》:“须眉 文潞国 ,坛坫 鲁 灵光 。”参见“ 鲁灵光殿 ”。 只有(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苜蓿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斋厨见“ 斋厨 ”。 亦作“ 斋厨 ”。寺庙的厨房。又称香积厨。 宋 叶适 《宿石门》诗:“栖栖三羽衣,日晏斋厨空。” 清 黄景仁 《遇雨止云谷寺》诗:“斋厨列蔬果,茗味更清絶。”亦指一般的厨房。 宋 苏轼 《后杞菊赋》:“及移守 胶西 ,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 怀旧怀念往事和故人 风味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离群(1) 离开同伴;心性内向 他没有离群或冷漠的性格 (2) 倾向于避免社交 自绝于社会的离群的男人 阴雨天色阴沉,又下着雨 连天(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三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寒衣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 就居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日曛日色昏黄。指天色已晚。 唐 王勃 《采莲赋》:“悲时暮,愁日曛。” 唐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诗:“日曛惊未餐,貌赤愧相对。” 宋 曾巩 《答葛蕴》诗:“朝吟忘日昃,暮吟忘日曛。” 乡风乡里的风俗;地方风俗。 宋 苏轼 《馈岁》诗:“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清 查初白 《除夕恩赐羊鹿》诗:“乡风未敢分僚友,家祭先应荐祖宗。”如:各处各乡风。 (1).乡,通“ 向 ”。趋从教化。指政治上的归顺或对个人的敬仰。《管子·版法》:“万民乡风,旦暮利之。”《史记·留侯世家》:“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乡风有年,修问无所。” (2).乡,通“ 向 ”。指趋向某种风气。《史记·儒林列传》:“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絀 黄 老 、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 公孙弘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章炳麟 《校文士》:“而后生信其(指 龚自珍 )誑耀,以为巨子,诚以舒纵易效,又多淫丽之词,中其所嗜,故少年靡然乡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