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百门山
朝代 元代
作者 魏必复
释义

百门山原文

建瓴视中原,清辉天下最。

井邑抱林泉,静深兼秀丽。

灵源溯方舆,漕输历年岁。

粳稌厚人生,碓硙具神惠。

奠祠扣奫□,飞甍闯黮䨴。

云雷泣鲛人,砾石动鳞贝。

噀出骊龙珠,烂泻海藏秘。

涤虑鉴湖明,齐心辟气沴。

涌金俪百泉,芙蓉媚薜荔。

净涓香坐隅,解愠风衣袂。

沈迷簿领间,渐息登临际。

闾阎远近民,烟霞咫尺地。

踌躇旌旆还,倥偬鸾声哕。

循循尔吏兵,默默予心会。

谅非泥醉唫,公馀可同诣。

诗词问答

问:百门山的作者是谁?答:魏必复
问:百门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魏必复的名句有哪些?答:魏必复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选元诗卷十六

参考注释

建瓴

(1).语本《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之省,谓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周书·韦孝宽传》:“窃以 大周 土宇,跨据 关 河 ,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 唐 陆贽 《诰普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 江 、 汉 上游,建瓴制寇。” 清 毛世楷 《武昌》诗:“枝梧 蜀 汉 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

(2).形容速度极快。 唐 刘禹锡 《机汲记》:“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轂之易。” 唐 杜牧 《分司东都上刘侍郎四十韵》:“寒暑逾电流,光阴甚建瓴。”

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清辉

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终则承之以泰,晦极则清辉晨耀。” 唐 杜甫 《月圆》诗:“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登楼强欲揽清辉,刁斗连营不堪听。” 郁达夫 《出奔》三:“但从窗隙里漏进来的亮光,还不是天明的曙色,却是积雪的清辉。” 闻一多 《神话与诗·说舞》:“灌木林中一块清理过的地面上,中间烧着野火,在满月的清辉下,吐着熊熊的赤焰。”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井邑

(1).城镇;乡村。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脩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2).市井。 唐 王维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诗:“閭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陈贻焮 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荆南 节度十州,当 唐 之末,为诸道所侵, 季兴 ( 高季兴 )始至, 江陵 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井邑骚然,商贾罢市。”参见“ 井市 ”。

(3).故里。 唐 张说 《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路艰寇阻,兵危势急,公独颠沛致丧,归其井邑。”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九:“老大荒凉餘井邑,半龕残火一翁禪。”

林泉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静深

沉静深邃。 唐 权德舆 《武公神道碑铭》:“ 元衡 文行宏懿,静深周密。”

秀丽

清秀优雅,美丽脱俗

峭拔秀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小姑之秀丽

灵源

(1).对水源的美称。 宋 王十朋 《题双瀑》诗:“瀑水 簫峯 下,灵源不可寻。” 清 魏源 《古诗答陆彦若》之二:“ 崑崙 閟灵源,滥觴储五湖。”

(2).喻帝绪,帝业。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旧唐书·礼仪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构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业……又 世祖 元皇帝 潜鳞韞庆,屈道事 周 ,导濬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指心灵。 晋 陆云 《夏府君诔》:“沦心众妙,洞志灵源。” 宋 苏辙 《遗老斋绝句》之二:“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闻见长歷然,灵源不受触。” 元 张宇 《闲述》诗之一:“此性生而与道俱,灵源常患少人疏。”

方舆

(1).指大地。《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五》:“漫漫方舆,迴迴洪覆。” 李周翰 注:“方舆,地也。” 宋 欧阳修 《省试司空掌舆地图赋》:“穷人跡於遐域,包坤载於方舆。”《明史·外国传五·占城》:“别有占夺方舆之奏,微及父卒事。”

(2).指地方政事。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先朝烦镇守,重任典方舆。”

历年

(1) 历法上的年

(2) 过去多少年

历年的积累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碓硙

舂米和磨粉用具。《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於碓磑,併骨食之。”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中:“民间舟车碓磑箱篋银釧之物悉籍之。”

神惠

(1).神灵的恩惠。 宋 陈造 《离富池》诗:“向兔犯险艰,神惠顾岂少。”

(2).灵妙的智慧。惠,通“ 慧 ”。 晋 张湛 《<列子>序》:“其书大略明羣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梦化等情。”

飞甍

(1).指飞檐。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

(2).借指高楼。《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 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 明 夏完淳 《咏怀》:“飞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

云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上《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鲛人

(1).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杨慎 《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引《韩诗外传》:“ 荆山 不贵玉,鮫人不贵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 杜甫 《雨》诗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织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带着鲛人和蜃女,在绿色的云片里嬉戏。”

(2).捕鱼者,渔夫。 唐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饔人受鱼鮫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仇兆鳌 注:“鮫人,捕鱼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龙涎,﹞鮫人採之,以为至宝。”

砾石

碎小石块

骊龙珠

即骊珠。 唐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则知驪龙珠,不秘清泠泉。” 唐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抉得驪龙珠,光彩曜掌握。”参见“ 驪珠 ”。

海藏

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海藏安静,风识牵乐。不入度门,孰探玄要?” 唐 李德裕 《赠园明上人》诗:“ 远公 説《易》长松下, 龙树 双经海藏中。”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驪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涤虑

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明 刘基 《天寿节登槃翠轩分韵得稽字》:“澄心映空旷,涤虑俯清泚。”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几年来,我也不断阅读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能使我净心涤虑,安静愉悦地读下去的东西,并不太多。”

鉴湖

亦作“鉴湖”。1.湖名。即 镜湖 。又称 长湖 、 庆湖 。在 浙江 绍兴 城西南二公里。为 绍兴 名胜之一。 唐 杜甫 《壮游》诗:“ 越 女天下白, 鑑湖 五月凉。” 元 萨都剌 《题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诗:“ 鑑湖 分半曲, 贺老 竟何如。”

(2).湖名。在 江西省 吉水县 东二里。《古谣谚》卷二七引《广舆记·鉴湖谚》:“水绕 鑑湖 弦, 吉水 出状元。”

(3).湖名。在 新疆 * 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湖滨有 阅微草堂 ,相传为 清 代文人 纪昀 谪戍 新疆 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

(4). 浙江 绍兴 的别称。因境内 鉴湖 得名。 清 末 绍兴 籍革命党人 秋瑾 自号 鉴湖女侠 。

齐心

同心,一心

大家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百泉

①在河北邢台市。有十五个泉群,水量大,水质好,是当地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水源。②在河南辉县市。泉水汇聚为巨池。经历代开凿成湖,面积为34万平方米。湖畔遍布亭台楼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来石刻碑铭。为河南著名风景区。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薜荔

(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

(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坐隅

座位旁边。 汉 贾谊 《鵩鸟赋》:“单閼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唐 杜甫 《北风》诗:“隐几看帆席,云山涌坐隅。” 宋 苏轼 《鹤叹》诗:“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至 万历 丙戌, 海 再出为南少宰, 何 以部郎謁 海 ,而置其榻於坐隅。”

解愠

消除怨怒。语出《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 舜 弹五絃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唐 张九龄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诗:“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 清 袁枚 《答某明府书》:“足下解愠处甚多,其速往可也。” 何启 胡礼恒 《新政论议》:“公平布则郅治可期,有阜财解愠之风,无敢怒难言之隐也。”

风衣

遮风、挡雨、御寒的长衣

沈迷

亦作“沉迷”。1.专心致志。 汉 刘桢 《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2).深深地迷惑、迷恋。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沉迷猖獗,以至於此。” 清 侯方域 《与槁木大师书》:“僕邇来世网已深,沉迷万状。” 瞿秋白 《文艺杂著·猪八戒》:“你这畜生,怎么如此沉迷不悟!”

簿领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闾阎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踌躇

(1) 犹豫不决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三国演义》

(2) 思量,考虑

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元· 关汉卿《鲁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踌躇。——宋玉《九辩》

(4) 得意的样子

踌躇满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

旌旆

见“ 旌斾 ”。

倥偬

亦作“ 倥偬 ”。亦作“ 倥怱 ”。 1.困苦窘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於山陆。” 王逸 注:“倥傯,犹困苦也。”《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李贤 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傯。” 清 龚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2).事情纷繁迫促。《后汉书·卓茂传论》:“ 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3).指匆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贄 ( 竇贄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 * ,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见“ 倥傯 ”。

鸾声

(1).鸾铃鸣声。《诗·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声将将。”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屠》:“轮重对月满,鐸韵拟鸞声。” 倪璠 注:“言塔上悬镜疑月,摇鐸似鸞也。” 唐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鸞声去已久,马跡空依然。” 清 黄遵宪 《八用前韵酬仲阏》:“鸞声夹道听讙呼,重覩官仪返上都。”参见“ 鸞和 ”。

(2).指笙箫声。 唐 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诗:“鸞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唐 张仲素 《夜闻洛滨吹笙》诗:“凤管听何远,鸞声若在羣。”

循循

(1).有顺序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洒扫应对至於穷理尽性,循循有序。”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夫势无常强,而在于维持者厚;运无常盛,而在于辅翼者隆。循循行之既久,而其始非一端之能窥者。”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老人﹞於是出剑授生,循循诱掖,生奉老人惟谨。”参见“ 循循善诱 ”。

(2).遵循规矩貌。 唐 韩愈 《通解》:“自 桀 之前千万年,天下之人循循然不知忠易其死也。” 宋 范仲淹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诗:“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 清 恽敬 《浙江分巡李公墓表》:“公貌循循然如无所能者。”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学》:“然其材性发舒,亦往往有长短……短者即循循无所进取。”

(3).徘徊不前貌。 宋 苏轼 《策别二二》:“而士卒亦循循焉莫肯尽力,不得已而出,争先而归。” 清 李渔 《秦淮健儿传》:“ 健儿 神气沮丧,足循循不前。”

吏兵

(1).官兵。《后汉书·董卓传》:“﹝ 卓 ﹞从中郎将 张奂 为军司马,共击 汉阳 叛 羌 ,破之,拜郎中,赐縑九千匹。 卓 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 宋 苏辙 《病中贾大夫相访》诗之二:“慙愧病夫无气力,隔墙空听吏兵譁。”

(2).犹言部属,仆从。 唐 张籍 《送吴鍊师归王屋》诗:“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默默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心会

心中领会。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生问曰:‘别来无恙否?’ 鶯鶯 不言而心会。”

泥醉

形容烂醉如泥;大醉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