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陆参议挽词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楼钥 |
释义 | 陆参议挽词原文饰吏先儒雅,低徊五十霜。萑蒲扫韶石,桑柘满黄冈。 知己平津老,传家删定郎。 八龙无半在,风雨夜侵床。 诗词问答问:陆参议挽词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参考注释饰吏致力于吏治。 唐 孙逖 《授吕周等御史制》:“能兼饰吏之文,更有过人之实。” 宋 苏轼 《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既愷悌以宜民,亦儒雅而饰吏。” 先儒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先儒所见,适与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 匡子 之神位”。’ 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低徊(1).徘徊,流连。《汉书·司马相如传》:“低徊 阴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覩 西王母 。” 唐 韩愈 《驽骥》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良朋至止,无不耳目一新,低徊留之而不能去者。” 秦牧 《社稷坛抒情》:“平时则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那里低徊。” (2).回味;留恋地回顾。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此种眼前琐事,随手写来,不使一典,不著一词,而情味悠然,低徊不尽,较之运古鍊句者更进矣。”《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 低徊往事,追忆旧游,恍惚如烟,迷离似梦。” 邓家彦 《有忆》诗:“低徊往事心如醉,棖触新愁貌亦癯。” (3).形容萦绕回荡。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所唱歌词别有腔调,低徊婉转,冶荡不堪。” 郑振铎 《蝉与纺织娘》:“他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参见“ 低回 ”。 萑蒲(1).两种芦类植物。《左传·昭公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鮫守之。” 杨伯峻 注:“萑蒲即芦苇之类。” 明 朱朝瑛 《感怀》诗:“小鸟巢萑蒲,依然得其所。” 刘师培 《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而 春秋 之时 齐 以衡麓守山林之木,即萑蒲、薪蒸,盐蜃亦守以舟鮫、虞候、祈望之官。” (2).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陈书·留异传》:“萑蒲小盗,共肆贪残。”《旧唐书·高骈传》:“况自萑蒲盗起,朝廷徵用至多,上至帅臣,下及裨将,以臣所料,悉可坐擒,用此为谋,安能办事?” 明 吕坤 《盗对》:“一日,﹝ 强恕子 ﹞执劫杀者於萑蒲中。” (3).指盗贼;草寇。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渊藪胥萃,萑蒲攸在。”《旧唐书·僖宗纪》:“今 平卢军 节度使 宋威 深愤萑蒲,请行诛讨。” 清 姚际唐 《念奴娇·由陈泾东望有怀城中家室》词:“ 陈涇 东望,可长嘆一旦萑蒲氛起。” 韶石山岩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旧属 韶州 )。传说 舜 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双闕,名曰 韶石 。”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暂欲繫船 韶石 下,上宾 虞舜 整冠裾。”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楼臺飞半空,秀气槃 韶石 。” 桑柘(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知己(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平津(1).坦途;大道。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 昙翼 《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2).古地名。 汉 时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 平津 自有文。” 清 吴伟业 《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諫,上书对仗弹 平津 。” (3).旧时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称。 茅盾 《欢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经装箱待运。” 传家(1).传家事于子孙。《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李贤 注:“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曲礼》曰:‘七十老而传。’”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宋 苏轼 《再和许朝奉》诗:“传家有衣鉢,断狱尽《春秋》。” 清 吴伟业 《赠张以韬来鹤》诗:“草圣传家久著闻,斗看孤鹤下层云。”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删定郎我国 晋 代以来修改审定律令的官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七年,尚书删定郎 王植 集定二註,表奏之。”《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九年》:“置删定郎,治律令。” 胡三省 注:“删定郎,自 晋 宋 以来多置之。” 八龙(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王逸 注:“言己乘八龙神智之兽。”《汉书·扬雄传上》:“既亡鸞车之幽蔼兮,(焉)驾八龙之委蛇?” (2).指 周穆王 的八匹骏马。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周 天子 穆王 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説,得八龙,骑之西游,同 王母 宴於瑶池之上,歌謳忘归。” (3).称 东汉 荀淑 八子。《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 俭 、 緄 、 靖 、 燾 、 汪 、 爽 、 肃 、 专 ,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李贤 注:“‘专’,本或作‘敷’。”后以称扬人家子弟或弟兄。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 氏,八龙今已半 荀 家。” (4).传说中的 伏羲 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八龙》:“《伏氏谱》曰: 伏羲 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