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翠云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翠云堂原文冒雨来灵沼,开晴坐翠云。 八窗延霁景,双桧谡寒氛。 塔影中峰矗,铃声下界闻。 心閒何所托,竹素挹清芬。 诗词问答问:翠云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七 参考注释冒雨顶着雨 这个城市的居民冒雨欢迎我们 灵沼(1).《诗·大雅·灵台》:“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毛 传:“灵沼,言灵道行於沼也。”后喻指帝王的恩泽所及之处。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 宋 欧阳修 《谢致仕表》:“虽伏櫪之马,悲鸣难恋於君轩;而曳尾之龟,涵养未离於灵沼。” (2).池沼的美称。《文选·班固<西都赋>》:“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吕延济 注:“称神、灵,美之。” 唐 张登 《醉题》诗:“闲游灵沼送春回,关吏何须苦见猜。” 宋 柳永 《破阵乐》词:“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开晴〈方〉∶雪、雨过后天变晴朗 天渐渐开晴了 翠云(1).碧云。 汉 冯衍 《显志赋》:“駟素虯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 宋 曹勋 《绿头鸭》词:“喜雨薰泛景,翠云低柳。” (2).形容妇女头发乌黑浓密。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宋 柳永 《洞仙歌》:“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 霁景雨后晴明的景色。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序:“山河春而霽景华,城闕丽而年光满。” 唐 唐彦谦 《蒲津河亭》诗:“宿雨清秋霽景澂,广亭高树向晨兴。” 宋 石孝友 《点绛唇》词:“霽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寒氛冷气。 唐 岑参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诗:“晻靄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自然蹈 终南 ,涤暑凌寒氛。” 下界(1) 下方的界限 (2) 人间;对天上而言 何所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竹素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 唐 柳宗元 《读书》诗:“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宋 梅尧臣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诗:“始闻云木深,忽逢 朱亥 墓,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清 姚鼐 《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诗:“竹素苍茫千载事,邱山零落百年期。” 清芬(1).清香。 宋 韩琦 《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踰众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盘山》:“又 武林 黄汝亨 《盘泉诗》:‘ 李愿 归 盘谷 ,泉甘自昔闻。偶来谐胜赏,独坐挹清芬。’”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寄语酒徒 蒋济 ,总北酿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 (2).喻高洁的德行。 晋 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常思 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 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