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一翦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德武 |
释义 | 一翦梅原文新酒初香菊半含。月也三三。 日也三三。 登高已约上崭岩。 世事相担。 风雨相担。 头上茱萸颠倒簪。 身在河南。 心在江南。 渊明何日解征骖。 俯也何惭。 仰也何惭。 诗词问答问:一翦梅的作者是谁?答:陈德武 参考注释三三(1).谓三乘以三。《宋书·律历志上》:“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 (2).童谣名。 宋 苏轼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诗:“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 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唐书》童謡:打麦三三三。” 明 袁宏道 《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3).指三三径。 清 曹寅 《寄题东园》诗之六:“桃坞下多蹊,三三别一径。”参见“ 三三径 ”。 (4).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逸周书·酆谋》:“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无声。三让:一近市,二贱粥,三施资。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殴牧,三郊不留人。王曰:‘呜呼!允从三三无咈,厥徵可因。’” 孔晁 注:“言三让、三同、三虞无违,言善徵可用以立功也。” 登高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崭岩亦作“嶃巖”。1.高峻的山崖。 汉 班固 《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蹷嶃巖,鉅石隤。” (2).尖锐貌;峻险不齐。《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深林巨木,崭巖参差。” 颜师古 注:“崭巖,尖鋭貌。”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山壁崭巖断復连,清流澄澈俯 伊川 。”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浮石》:“石之出水也,本甚崭巖不齐。 绍兴 甲子岁,两 浙 大水漫灭垠岸,浮石没焉。水退石仍出,而崭巖者皆去,盖为猛浪沙石之所淙凿乃此圜浑也。” 世事(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头上(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 荆江 岸,一隻杜鹃头上啼。” 许杰 《惨雾》下:“村上的妇人们……恐怕恶魔在他们的头上回旋着,正如强悍的老鹰一般,转瞬间把他们的生命如打小鸡一般的啄去。”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块来喫,又輭又甜,况是飢饿头上,不觉一连喫了几块。”《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头上,老师就叫 靳秀兰 去看车。” (3).先,前头。《 * 词话》第六九回:“説在头上,就是爹赏的这银子,小媳妇也不敢领去,寧可领了爹言语,对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箇缝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现在,同样神圣的义务轮到自己头上来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为什么找到我头上呢?说是以前去了两拨人,都闹了意见回来了。” 茱萸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颠倒(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河南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渊明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征骖驾车远行的马。亦指旅人远行的车。 唐 王勃 《饯韦兵曹》诗:“征驂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元 刘秉忠 《岭北道中》诗:“雨霽轻烟锁翠嵐,五更残月照征驂。”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解征驂,投亭堠,一灯孤影照人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