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阗 |
释义 |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原文旅泊多年岁,这去不知回。 忽逢门外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复开。 羁心祇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诗词问答问: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的作者是谁?答:王阗 注释1. 押灰韵 2. 宋朱熹《晦庵集》卷四《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题注引 按:此诗亦见唐王绩《东皋子集》,《全唐诗》亦收入王绩诗。《宋诗拾遗》收作王阗诗,《宋诗纪事补遗》承《拾遗》。钱钟书《宋诗选注序》以为是《宋诗纪事补遗》误收,而诗的最早出处实为《晦庵集》。王阗卒年,朱熹十七岁,或朱熹曾见过其人或其诗,因作答诗。一般而言,诗人很少可能写作答前代人的诗,且今见《东皋子集》为明人所辑,其可靠性亦在疑似之间,故仍收作王阗诗,并说明如上。 参考注释旅泊(1).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 南朝 梁 萧绎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欣此旅泊接奉,不得郑重耳。” 明 曹学佺 《夜泊彭山江口》诗:“ 锦城 平日暖,旅泊始知寒。” (2).犹飘泊。 唐 王勃 《重别薛华》诗:“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诗:“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自古独立特行之士,无所復望於世,而旅泊其身以苟免者,固已众矣。” 年岁1.犹年月。岁,年。 2.指年头。 3.犹年成,年景。 4.年纪。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逢门(1).即 逢蒙 。《汉书·艺文志》:“《逢门射法》二篇。” 颜师古 注:“即 逢蒙 。”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琼瑶俟 荆和 而显连城之价,乌号须 逢门 而著陷坚之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 周 之衰,保氏失其守,史籀之书, 商高 之算, 逢门 之射, 范氏 之御,皆不自儒者传。”参见“ 逢蒙 ”。 (2).复姓。 汉 代有 逢门子豹 。 外客指关系较疏远的客人 故乡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敛眉皱眉。《宋书·后废帝纪》:“尝以铁椎椎人阴破,左右人见之有敛眉者, 昱 大怒,令此人袒胛正立,以矛刺胛洞过。” 北周 庾信 《伤往》诗之一:“见月长垂泪,花开定敛眉。”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王梅坡 妻 张氏 能诗……如‘花因寒重难舒蕋,人为愁多易敛眉。’” 握手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破涕停止流泪。《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宋 陆游 《霜风》诗:“丈夫经此寧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瞧着他,破涕笑了起来。” 衔杯亦作“ 衔盃 ”。亦作“ 衔桮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 见“ 衔杯 ”。 亦作“ 啣盃 ”。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 见“ 啣杯 ”。 殷勤(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朋旧朋友故旧。 南朝 宋 鲍照 《学陶彭泽体诗》:“但使尊酒满,朋旧数相过。” 宋 苏舜钦 《王子野行状》:“家贫,柩不能还先塋,朋旧在要官者皆助之,遂得还京师。” 明 归有光 《<尚书别解>序》:“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今年七十有四矣,朋旧凋零,遂成孤孑。” 屈曲弯曲;曲折 画栏屈曲 童孩幼小。 唐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诗:“师儒昔训奬,仲季时童孩。” 明 方孝孺 《茹茶斋记》:“若予者,眇在童孩之中,而尊亲顿已凋逝。” 衰宗衰败的宗族。有时作谦词。《三国志·蜀志·张裔传》:“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衰宗多弟姪,若箇赏池臺。”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先生墓志铭》:“呜呼,吾门虽衰宗,诸孙虽闇质,然以先生之厚德长者,后世其有兴者邪?” 鲁迅 《彷徨·孤独者》:“这不但是‘衰宗’不幸,也太使朋友伤心。” 若个(1).哪个。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东方虬 《春雪》诗:“不知园里树,若箇是真梅?” 宋 杨万里 《和段季承左藏惠》之三:“阿谁不识珠将玉,若箇关渠风更骚?” 明 陈铎 《山坡羊·怨别》套曲:“灯儿照破人儿梦,梦遶 巫山 若个峯?” 刘国钧 《饯春词》:“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2).何处。 唐 贾岛 《盐池院观鹿》诗:“ 条峯 、 五老 势相连,北鹿来从若箇边。” 宋 赵长卿 《菩萨蛮·初冬》词:“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清 赵翼 《中秋夕感作》诗:“一家依旧团圞月,怜汝孤魂若箇边?” (3).什么。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若个事,哗庭院?乱我清心,搅我幽眠。” 池台池苑楼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欲起池臺, 元帝 不许。” 唐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诗:“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臺。”《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坞壁 三山 古,池臺六代幽。” 疏密(1) 稀疏与稠密 疏密不匀的排列 (2) 疏远与亲密 不间疏密 (3) 松散与坚密 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沈括《梦溪笔谈》 茅斋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宽窄指宽度 这块布做窗帘,宽窄正合适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别种同一种族的分支。《旧唐书·西域传》:“ 东女国 , 西羌 之别种。”《新唐书·突厥传下》:“ 突骑施 别种 车鼻施啜苏禄 者,裒拾餘众,自为可汗。” 无绝不断;不尽。《礼记·文王世子》:“骨肉之亲,无絶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絶兮终古。” 王夫之 通释:“祀典不废,长得事神。”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漏盈兮漏虚,长无絶兮芬芳。” 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羇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弥日嬉娱,尤慰羇心。” 唐 皮日休 《旅舍除夜》诗:“永夜谁能守,羈心不放眠。” 明 刘基 《望孤山作》诗:“羈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 不须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行当(1) 行业。指百工技艺所做的职业 每个行当都有杰出人物 (2)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下泽即下泽车。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宋 陆游 《览镜有感》诗:“緋衫荫子逾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清 赵翼 《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舍》诗:“五亩何时乘下泽,一壶还仗引中流。”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