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春日郊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绍嵩 |
释义 | 春日郊行原文高竹重林接翠微,夕阳分手柘冈西。莫忧世事兼身事,且逐东风进杖藜。 诗词问答问:春日郊行的作者是谁?答:释绍嵩 参考注释重林犹层林。常指远望中众多的树木。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分手(1) 道别 (2) 分别,分开 就此分手 (3) 常指情人各奔东西 柘冈山名。在今 江西省 金溪县 西,与 临川县 灵谷山 相接,旧有 宋 王安石 读书堂。 宋 王安石 《柘冈》诗:“ 柘冈 西路花如雪,迴首春风最可怜。” 世事(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身事(1).指人的经历和遭遇。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抚身事而识苦,念亲爱而知乐。”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2).指行踪。 唐 杜甫 《楼上》诗:“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3).自身的事情。 唐 赵嘏 《寄归》诗:“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閒人。” (4).亲身事奉。《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陆扆》:“ 扆 为宰相 韦昭度 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屡告 昭度 。”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杖藜(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