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于永安莽喀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于永安莽喀作原文沙冈近崖口,第一猎场呈。 初地受恩处,终身法祖情。 光阴惊水逝,爽朗喜秋晴。 惜矣无前辈,勉之示后生。 手柔挽弓燥,路熟驾车轻。 一箭中硕鹿,献谁徒意怦。 诗词问答问:于永安莽喀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四 2. 是地为入崖口第一围场 参考注释沙冈亦作“ 沙岗 ”。长而高的沙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 渠水 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 唐 贾岛 《送殷侍御赴同州》诗:“ 冯翊 蒲 西郡,沙冈拥地形。” 赵树理 《三里湾·黄沙沟口》:“ 魏占奎 指着几十步长、一人多高的一段沙岗说:‘这沙是从五六亩地里起出来的。’……沙岗中间有用石头修成的一个水口,让山洪打这水口上流进来。” 崖口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唐 岑参 《题华严寺瓌公禅房》诗:“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淹泊俱崖口,东西异石根。” 第一(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猎场特指狩猎区 初地(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受恩受到恩惠。 汉 刘向 《说苑·复恩》:“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受恩益大,顾己益轻。”《儿女英雄传》第十回:“料想 安公子 在 十三妹 跟前受恩深重,也断没个不允之理。” 身法指练习武术的人的身体的动作、技术 他的身法不错 祖情犹祖意。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二:“晚望虚庭物,心心见祖情。”参见“ 祖意 ”。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爽朗(1) 明朗而令人爽快 山峦爽朗,湖水清净。——《天山景物记》 (2) 明快开朗;爽直 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风景谈》 前辈(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后生(1) 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挽弓挽弓,引弓。《太平广记》卷四一五引 唐 无名氏《五行记·魏佛陀》:“ 佛陀 輓弓射之,一发即不復见。” 驾车驾驶车辆 一箭(1).一支箭。 北周 庾信 《燕歌行》:“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 唐 杜甫 《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2).指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谓相距甚近。《品花宝鉴》第三二回:“我家与 乌 家相隔不到一箭远,在一条胡同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行了一箭多路,猛然又想起方才那个客人,就是我在 元和 船上看见他扮官做贼,后来继之説他居然是官的人。”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 北京 市委的办公楼同报社的办公楼不过一箭之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