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多稼轩十景诗·其九·印月池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穿池贮净水,孤月喜居之。 秋夕寥萧际,春宵澹荡时。 一将千岂别,半与满无私。 金口说如是,瞠乎讵易窥。 诗词问答问:《多稼轩十景诗·其九·印月池》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七 2. 一月千川宁独此一池然一池之月即千川之月也朅尔静悟不异当时指月佛诠 参考注释净水对受污染不符合生活和使用要求的水,进行杀菌、澄清、去色、消毒和消除放射性沾染能作业的统称 孤月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唐 王昌龄 《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 苏轼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 宋 杨万里 《月下梅花》诗:“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问平安。” 寥萧冷落;冷清。《晋书·庾翼传》:“ 翼 报曰:‘ 殷君 始往,虽多骄豪,实有风力之益,亦似由有佳儿、弟,故不令物情难之。自顷以来,奉公更退,私累日滋,亦不稍以此寥萧之也。’” 清 赵翼 《偶题》诗:“风雨寥萧昼掩庐,一编吟到夜窗虚。” 春宵春夜 共度春宵 澹荡(1).犹骀荡。谓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宋 朱淑真 《西江月·春半》词:“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2).犹放达。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頽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诗:“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无私(1) 不只是顾自己的利益 无私奉献 (2) 没有私心 金口(1).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鄙人固陋,自潜幽藪,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前蜀 贯休 《拟齐梁体寄冯使君》诗之三:“伟哉 桐江 守,雌黄出金口。”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梅香不住的斟酒,待我与娘子谈心,如今开一开金口吧!” 洪深 《鸡鸣早看天》第一幕:“ 林先生 :(向 李世昌 )马上就去‘拍照片’么?希望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李世昌 :谢你的金口。” (2).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宋 王禹偁 《初出京过琼林苑》诗:“ 琼林 侍游宴,金口独褒扬。”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玉音之盟,金口説合。”《人民文学》1981年第9期:“ 嬴政 说:寡人历来金口不开,开口不改。” (3).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非夫自得性空,密印心地,见闻自在,宗説皆通者,何以证玉毫之光,辨金口之义。” 唐 裴漼 《少林寺碑》:“如来金口之説,连云可庇。” 如是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