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瘿杯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和瘿杯原文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美恶固无然,逢时乃亦共。 弃则为所轻,用则为所重。 道闻瘿木器,爱赏互歌颂。 定应初得之,买不论官俸。 靧面生光辉,贮饮发狂纵。 坐欲置於傍,行欲挈以从。 其形何险怪,曾不因蓺种。 凹凸本自然,出缩非斗缝。 薄才难究穷,诋诃兹实恐。 诗词问答问:和瘿杯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参考注释美好在各方面都使人喜欢;极好 美好的天气 美好的计划 丑恶丑秽 * 道德上的丑恶侵入了美学 丑恶面目 美恶(1).美丑;好坏。指财货、容貌、年成、政俗等。《荀子·儒效》:“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镜以精明,美恶自服。”《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是非。《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郑玄 注:“美恶,説之是非也。” 无然(1).无是,不正确。《诗·唐风·采苓》:“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2).不要这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 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无然学儿女,愴恨 山阳 笛。” (3).不是这样。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逢时谓遇上好时运。 唐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明 唐顺之 《丹阳别王道思》诗之三:“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瘿木指楠树树根。可制器具。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六:“醉依斑藤杖,闲眠癭木牀。”《说文·疒部》“癭” 清 段玉裁 注:“凡楠树树根赘肬甚大,析之,中有山川花木之文,可为器械。《吴都赋》所谓楠瘤之木。 三国 张昭 作《楠瘤枕赋》。今人谓之癭木是也。” 爱赏喜爱赞赏。《宋书·谢晦传》:“ 晦 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 高祖 深加爱赏,羣僚莫及。” 明 刘基 《临江仙》诗序:“ 以庄 尝赋诗曰:‘泪如霜叶落,摵摵下庭柯。’ 郑 君 希道 深爱赏之。” 歌颂(1) 歌咏、颂扬 歌颂好人好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松树的风格》 (2) 以歌曲或诵唱来颂扬或赞颂 歌颂劳模 论官选用使任官吏。论,通“ 抡 ”。《荀子·君道》:“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 面生面貌生疏。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你道我面生可疑,便待要扬威耀武。”《水浒传》第七二回:“ 燕青 唱箇喏。那人道:‘面生,全不曾相识。’”《清史稿·食货志一》:“凡甲内有盗窃……等事,及面生可疑之徒,责令专司查报。” 光辉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狂纵狂放不羁;放肆无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石曼卿 喜豪饮……以稾束之,引首出饮,復就束,谓之‘鳖饮’。其狂纵大率如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虔诵两月餘,女横如故,益之狂纵。”《清史稿·诚隐郡王允祉传》:“其子 弘晟 凶顽狂纵,助父为恶。” 险怪(1).出人意表,奇怪。 唐 韩愈 《谁氏子》诗:“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明 唐顺之 《西峪草堂记》:“极世间险怪瓌伟超旷之观。” (2).特指文字艰涩怪异。 章炳麟 《文学说例》:“岂若 卢仝 、 樊宗师 辈喜为险怪者比耶?” 凹凸不平滑 本自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 孟郊 《婵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出缩(1).或凹或凸,参差不齐。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蔓涎角出缩,树啄头敲鏗。” 宋 梅尧臣 《潘歙州话庐山》诗:“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2).犹伸缩。 宋 梅尧臣 《蚯蚓》诗:“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 宋 梅尧臣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诗:“言从必磊落,事果无出缩。” 斗缝亦作“鬭缝”。谓拼接,合缝。 宋 梅尧臣 《和瘿杯》:“凹凸本自然,出缩非鬭缝。” 薄才微薄的才能。犹不才。常用为自谦之辞。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献纳紆皇眷,中间謁紫宸。且随诸彦集,方覬薄才伸。” 宋 陆游 《农家》诗之一:“薄才施畎亩,朴学教儿童。” 究穷深入研究。《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该览群纬,靡不究穷。”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性本好文章,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於经传史传百家之説。” 诋诃亦作“ 詆呵 ”。诋毁;呵责;指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刘季绪 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南朝 宋 何尚之 《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 衡阳 太守 何承天 与 琳 比狎,雅相击扬,著《达性论》,并拘滞一方,詆呵释教。” 宋 陆游 《自规》诗:“耄年尚欲鞭吾后,太息无人为詆訶。” 傅尃 《题叔容文绝句》之二:“ 子云 但得 桓谭 在,一任羣儿肆詆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