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木兰花慢(中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皓 |
释义 | 木兰花慢(中秋)原文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误惊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 无偏。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诗词问答问:木兰花慢(中秋)的作者是谁?答:洪皓 参考注释三秋(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个月 (3)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鹤鸣(1).《诗·小雅·鹤鸣序》:“诲 宣王 也。” 郑玄 笺:“教 宣王 求贤人之未仕者。”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后汉书·杨震传》:“今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 唐 钱起 《秋霖曲》:“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2).谓弹奏《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 唐 陈子昂 《鸳鸯篇》:“乌啼倦永夕,鹤鸣伤别离。” (3).《韩非子·十过》:“ 师旷 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琴》曲:“拂瑶琴弹到鹤鸣,自谓防心,谁识高情。” 栖乌晚宿的归鸦。 南朝 梁 王筠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閶闔曖已昏,钩陈杳将暮。栖乌城上返,晚雀林中度。” 魑魅(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颜师古 注:“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 注:“魑魅,山泽之神。”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坏人或 * 势力。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获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奋。” 庐隐 《或人的悲哀》:“他们不用镜子,照他们魑魅的怪状。”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宋 苏轼 《到常州谢表》之一:“已分没身,寄残骸於魑魅;敢期择地,收暮景於桑榆。”参见“ 螭魅 ”。 寻常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五夜农历十五日夜晚。 南朝 梁 沉约 《昭君辞》:“唯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清 大健 《鹤来庄赠孝隐》诗:“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门开。” 清光(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明 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着他们的脸。” 皎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秋月皎洁 精妍精良美好。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财力雄富,士马精妍。” 章炳麟 《东夷诗》:“东骑信精妍,艨艟与天齐。” 须是(1).必须;定要。强调某种情况。《宣和遗事》后集:“须是忍耐强行,勿思佗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本为葬父,故此卖身,须是完葬事过,才好去得。”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表演须有目的:须是使得观众在看了表演之后,对于人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2).本是。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我须是读书人凌云豪气,偏遇这泼虔婆全无顾忌。”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你本是 赵盾 家堂上宾,我须是 屠岸贾 门下人。”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 (3).总是;终是。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虽然俺心下有,我须是脸儿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第五来 欢郎 虽是未成人,[ 欢 ]俺呵,打甚么不紧,[ 旦 ]须是 崔 家后代孙。” 高气不凡的才气,高妙的秉性。《后汉书·孔融传》:“ 融 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疎意广,迄无成功。”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北史·魏秦王翰传》:“ 秦王 翰 ,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征伐, 昭成 壮之,使领骑二千。” 一轮(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水浒传》第八六回:“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 (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马三爸 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按:此谓小十二岁。如: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 (3).特指月亮。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景德传灯录·幼璋禅师》:“恁么即一轮高挂,万国同观去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范小仙》:“如此良宵,若有灯戏看,庶不负此一轮。” (4).表动量。犹一转。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太爷 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 绝后光前犹言空前绝后。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膺期诞德,絶后光前。”《法苑珠林》卷一二○:“ 显庆 之际……于 西京 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惊目骇听,絶后光前。”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三折:“ 独角牛 ,气衝天,他向那露台上説大言。卖弄他能拽直拳,快使横拳。你比俺 刘千 絶后光前。”亦作“ 絶后空前 ”。《黑籍冤魂》第六回:“ 林大人 此举,扬威海外,慴伏蛮夷,真要算絶后空前之举。”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盖偏至之诣,至於絶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 其年 亦人杰矣哉!” 无偏不偏颇。《后汉书·班固传下》:“将军宜详 唐 殷 之举,察 伊 皋 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 故国(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迢迢(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婵娟(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陟屺(1).《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郑玄 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也。”后因以“陟屺”为思念母亲之典。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孝子之於事亲也,贫则有啜菽之欢,仕则有捧檄之庆,离则有陟屺之叹,殁则有累茵之悲。”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井上有李》:“因辟兄以离母,时怀陟屺之思。” 清 钱谦益 《南京光禄寺少卿冯若愚母钱氏加赠宜人制》:“为歌念母之诗,弥深陟屺之叹。”参见“ 陟岵 ”。 (2).借指母亲。 瞻驰仰望神驰。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笺》:“眷宠优异,惭感实深;报效无阶,瞻驰弥切。” 高楼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凄然(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更新(1) (2) 革新,除旧布新 祖国面貌日日更新 万象更新 (3) 使精神上焕然一新 更新观念,陶冶情操 (4) 旧的去了,新的来到 渔船在不断更新 必须更新工厂里的设备 出塞远出边塞 联翩鸟飞翔时的一种姿态。比喻断续而迅疾 一夜春风,细雨联翩 骚人(1) 指诗人 骚人墨客 (2) 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叹羡赞叹羡慕 向隅面对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独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 耿耿(1) 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样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楚辞·屈原·远游》 耿耿于怀 (2) 明亮;显著;鲜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谢眺《夜发新林至京邑》 (3) 诚信守节的样子 忠心耿耿为祖国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汉· 刘向《九叹·惜贤》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