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一·春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渐逵 |
释义 | 原文烟扉霞馆散晴春,淡日融风岸葛巾。 柳外黄鹂如唤友,溪边红翠欲窥人。 诗词问答问:《观泉亭(亭在樾森楼)四时吟·其一·春》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2. 亭在樾森楼 参考注释霞馆指仙人所住的房屋。《宋史·乐志十五》:“洞开霞馆法虚晨,八景降飇轮。含生普洽平鸿福,圣寿比仙椿。” 风岸(1).风味之河岸。 唐 无可 《送韩校书赴江西》诗:“折苇鸣风岸,遥烟起暮苹。” (2).犹风骨。指人的品格,性格。《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 李石 辅政,稜稜有风岸。”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自为童子时,风岸孤鶱,昂然野鹤之在鸡羣。” 葛巾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 周瑜寨中。——《三国演义》 黄鹂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黄鸝隐叶飞,蛺蝶縈空戏。” 唐 杜甫 《绝句》之二:“两箇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黄鹂低鸣。” 溪边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红翠山鸟名。 唐 皮日休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石楼深。”自注:“红翠,山鸟名。” 宋 张先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词:“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徧,已恨野桥风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